tibet.cn
home

全面推进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7-10 09:10:00 来源: 西藏日报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前身为建于1916年的“拉萨门孜康”,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组建“拉萨市藏医院”,1980年更名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2005年评为三级甲等民族医医院,2006年原研究所提升为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2008年获批国家中医(藏医)研究基地,如今已成为一家以藏医药医疗为主,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文化宣传和藏药制剂生产于一体的全国示范藏医医院,实现了藏医药事业的百年传承。

  藏医药是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雪域高原上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医学成果,具有理论体系完整、诊疗方法独特、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始终坚持藏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藏医药在治病救人中的独特优势,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藏医药特色优势,提升藏医药服务能力。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注重发挥藏医药特色与优势,充分应用藏医药独特治疗方法和高原得天独厚的天然药材资源,不断规范藏医诊疗服务。从1959年不分科诊疗、不给病人建档、检验手段单一,发展到如今的24个临床、医技科室的藏医综合三级医院,并制定形成了67个优势病种藏医诊疗方案,18项藏医外治技术标准操作规范,10项藏医护理技术标准操作规范,22项适宜技术操作规程。在藏医隆病、萎缩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脑卒中、癫痫、神经官能症、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椎间盘突出症、强制性脊柱炎、小儿过敏性紫癜等病种藏医疗效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年门诊量近40万人次,藏医特色治疗人次占85%,藏药制剂使用率超过85%。

  二是不断加强藏医人才培养,保证藏医药可持续发展。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建立了全国藏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藏医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藏医药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承担全国藏医师临床规培、临床医学专硕、各类进修生培养工作,设有享誉全国的“门孜康大讲堂”品牌讲座,每年投入各类藏医药人才培养经费近400万元。现有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3名,自治区名藏医1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名、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名。

  三是积极开展藏医药科研,推动藏医药事业发展。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积极推进医院科研项目,以传统藏医药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藏医科研攻关难题。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0项,抢救、挖掘1300多部藏医和天文历算古籍文献,出版《雪域藏医历算大典》《中华本草·藏药卷》等260多种相关专著,挽救和收集了大批手抄、孤本、珍藏本,收录了175位名老藏医药及天文历算专家学者的口述史影像资料,完成历年的藏历天文历书编写,开发了藏历基本数据和银巴万年历手机APP应用软件,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科技奖项50多个。

  四是注重藏医药文化传承保护,确保藏医药长远发展。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挖掘保护“门孜康”古院落珍贵古籍582卷、药王山利众医学院曼唐80幅等珍贵文物,完成国务院文物保护单位“门孜康”古院落修缮工作,建有内涵丰富的“藏医院院史馆”和“索瓦日巴”展陈馆。经过多年努力,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藏药炮制技艺、天文历算等相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金汁手写等四个版本《四部医典》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藏医药浴法”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五是推动药材资源开发保护,确保藏医药稳健发展。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藏药研制从小规模的制剂配制,发展到了现代化的规模化生产。特别是2015年以来,建立了现代标准制剂生产车间、卡擦室、汤剂室,研发医院制剂309种和专科协定制剂35种。在藏药材资源保护上,牵头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西藏中(藏)药材资源普查工作,收集腊叶标本11万余份,采集样品1100余份。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