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名家专栏 > 陈庆英

吐蕃王朝建立前的西藏

陈庆英 发布时间:2018-04-08 14:03:00来源: 《中国西藏基本情况丛书—西藏历史》

西藏第一座宫堡——雍布拉康

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一个省级的自治区,其全称为西藏自治区。西藏的面积为120万平方公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区人口为262万,其中藏族占95%以上,其他有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怒族等。

西藏风光

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从北到南有四个巨大的由西向东延伸的山脉,即: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昆仑山——巴颜喀拉山脉、喀拉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这些山脉中间扩开,两头聚拢,西部形成帕米尔高原“山结”,东南形成横断山“山束”,使得整个青藏高原在地形图上象一个内装重物、两头扎紧的大口袋。在高原的内部,南北并列的山脉和山脉之间的台地又形成一个一个小的口袋。如同在一个大口袋中装着若干个小口袋。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南部,占整个青藏高原面积的一半还多。西藏的总体地形构造是夹在喜马拉雅山和喀拉昆仑山——唐古拉山这南北两道高墙之间的西北高东南低的三级阶梯,即是:1、藏北高原,约占西藏面积的2/3,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除西南角的几条河以外,多数是内流河,形成众多的高原湖泊;2、雅鲁藏布江流域,平均海拔在3500米左右,河流都汇入由西向东的雅鲁藏布江;3、藏东峡谷地带,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到金沙江,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和河流变为北南走向。

青铜箭镞(曲贡遗址出土)

铁柄铜镜(曲贡遗址出土)

从地形上看,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山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大多数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都集中在这里,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势陡降,很快与印度炎热潮湿的恒河平原相接,形成南麓和北麓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相差悬殊。而在西面、北面和东面,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相连接,气候和自然景观逐步过渡。由于海拔高,喜马拉雅山脉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所以高原气候寒冷而且干燥。拉萨1月平均气温为-2.2℃,7月平均气温为15.1℃;那曲1月平均气温为-13.9℃,7月平均气温为8.9℃。西藏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度在10℃以下,拉萨、日喀则的年平均气温和最热月气温,都比同纬度的重庆、武汉、上海低10~15℃。整个青藏高原冬季漫长,无霜期短,拉萨和日喀则为120~180天,那曲地区仅有60~80天,没有严格意义的夏季。年平均最低气温低于0℃的天数,西藏拉萨约为173.3天,日喀则为189.7天,那曲为276.9天;而年平均最高气温高于10℃的天数,大部分地区在50天以下,最高的也不到180天。降水量少而且集中在7、8两个月,年降水量拉萨为453.9毫米,阿里噶尔镇为60.4毫米,那曲为406.2毫米。冬春多暴风雪,夏秋多雷暴、多冰雹,那曲年平均雷暴日在85天以上、雹日在35天以上。西藏又是多风的地区,年平均大风(8级以上)日数拉萨为32.4天,日喀则为59.3天,而那曲和阿里的牧业区为100~150天,最多的地方可达200天。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西藏的植被呈垂直分布,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有森林,再往上依次是灌丛草甸、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雪线以上的高峰峻岭,终年冰雪覆盖,为大片的雪山冰川,类似地球的南北两极的景观。从整体来看,西藏的大部分地区是荒漠草原,不适宜农耕,只有少部分气候比较温暖的河谷由于日照长、土质肥沃、水源充足,具有发展高原灌溉农业的有利条件,但耕地总面积不到27万公顷,大部分地区为高原游牧区。虽然西藏牧业分布地域辽阔,但是可以有效利用的面积有限。草原牧草生长季节短,产草量低,载畜量低,而且多风雪灾害,生产很不稳定。农田必须有水利灌溉,庄稼才能生长成熟,因此耕地分散在河谷地带,一年只能一熟。繁衍生息在西藏的各个民族,是在几千年乃至几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与严酷的自然条件不断的艰苦拼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彩釉双体陶(卡若遗址出土)

卡若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出土大型石器近7000件,有铲、斧、锄、犁和切割器、刮削器、砍砸器等工具;骨器400多件,有骨锥、骨针等;陶片20000多件,陶色有红、黄、灰、黑四种,有陶罐、陶钵、陶盆等。另外,卡若遗址还出土了猪、羚羊、狍子等十几种动物的骨骼,以及大量的粟类谷物,还有房屋遗址27处,有石墙、灶、灰坑等。据考古学家鉴定,卡若遗址的年代距今4000多年,它证明当时西藏人类种群的一部分正逐渐进入定居时代,生产活动已从采猎扩展到兼营农业和饲养家畜。考古学家还认为,卡若遗址是一座至少延续了1000多年的原始村落,卡若文化与黄河流域的马家窑、半山、马厂文化的进化水平基本相同,而且文化内涵有很大的相似性。(《昌都卡若》,文物出版社,1985;侯石柱《西藏考古大纲》,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曲贡遗址有早期石板墓两座,灰坑十多个,出土石器有近万件之多,骨器有古针、骨锥等,特别是一枚骨针在针尖穿一针鼻,针尾无鼻,其原理与现代缝纫机针相似,是全国史前遗址中首次发现。陶器有单耳罐、双耳罐、高领鼓腹罐等,外表打磨光滑,压有变化多样的几何纹饰。另外,曲贡遗址中发现双肩石铲、石磨盘,表明4000年前拉萨一带农业经济已经产生。(王仁湘《拉萨河谷的新石器时代居民——曲贡遗址发掘记》,《西藏研究》1990年第4期)

切割器 西藏旧石器中期遗存(日土县采集)

新石器时期的各种石器(昌都卡若遗址出土)

藏族的传说和古籍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青藏高原的远古居民。藏族古老宗教本教的文献中,认为世界最初是由五种本原物质产生的一个发亮的卵和一个黑色的卵,从发亮的卵的中心生出人间的始祖什巴桑波奔赤,人类是从什巴桑波奔赤的后裔——天界和地界的神当中繁衍出来的。还有的传说认为是由猕猴和岩魔女的结合传出西藏的人种,并且认为藏族最初的祖先就生活在雅鲁藏布江边的泽当的附近,这一传说可能是古人类对祖先来自森林地区的模糊的记忆。藏文《第吴宗教源流》和《智者喜宴》记载说,西藏地区在人类出现之前曾经由十种(或十二种)非人统治过,那时西藏地区就被称为“博康”(bod—khams)之地,而“博巴”(bod—pa)正是藏族古往今来一贯使用的自称,可见是由地域的名称演变为民族的族称。而青藏高原周边的一些民族,例如羌族、纳西族、普米族的创世神话传说则认为他们的祖先来自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区。依据近年在青藏高原的考古发现,民间的神话传说以及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青藏高原的古人类最初活动的地域应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森林地带,后来随着使用火的出现、人类抵御猛兽的能力的增强、人类食物的种类的增多,逐步沿着河流分散,分布到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雅隆河流域,并在这些河谷地带发展出早期的农业和驯养家畜。在农业发展到可以养成畜群并将野马驯化为家马、将狼驯化为狗以后,古人类才能够在辽阔的草原上生存并发展起大规模的畜牧业。以奶酪肉食为主提高了牧民的体质,畜群的增长需要寻找新的草场,这使得游牧部落有可能和必要进行长途迁徙,向更大的地域扩散。从藏北草原翻越唐古拉山到达长江、黄河源头的游牧部落,在以青海湖为中心的广大草原地带发展成一个又一个的部落联盟,并继续向东发展到黄土高原,与黄河中下游的华夏部落接触交往,这就是汉文古籍中所记载的芜人(汉文史料解释羌为西方牧羊人,其实际意义还有待研究)和西羌部落。向东发展的羌人部落有许多先后加入到黄河中下游的汉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之中。另一部分从青海南下经过横断山脉进入云贵高原,甚至远到缅甸,发展成藏缅语族的一系列民族,从其语言上的相近还能够看到他们在民族起源上的亲缘关系。而留在青藏高原上的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经过唐代吐蕃王朝的统一,形成为藏族。羌藏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可能正如费孝通教授所说:“即使不把羌人作为藏族的主要来源,羌人在藏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也是无可怀疑的。”(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和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形成过程相同,西藏的古代居民最初也是以血缘亲属关系组成各个血缘氏族,由血缘氏族组成血缘部落,并且经过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演变到父系氏族社会。《汉藏史集》说藏族先民最初分为塞(se)、穆(rmu)、东(stong)、董(ldong)四大族系,由此四大族系繁衍出大部分的吐蕃人。又说由四大族系分为查(dbra)、祝(vgru)、董(ldong)、噶(lga)、韦(dbas)、达(brdav)等六支,每一支又分为十几个支系。藏语称姓氏为rus—pa,本意是“骨头”,亦译“骨系”,就表明姓氏和血缘有密切的关系。古代部落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氏族的迁徙,由一个部落分化为若干部落,或者由于部落之间的通婚、结盟、战争征服等原因,几个部落合并为一个新的部落。为在频繁的争夺水源、牧场、田地和属民的部落战争中存在和发展,一些部落由临时的同盟发展为固定的联盟,或者被征服的部落附属于战胜的部落,形成部落联盟。同时在部落中出现了贫富的分化和等级的差别,一些部落的首领变成了部落的贵族,并把自己的财富和权力遗传给自己的子孙,出现了“王”和“臣”、贵族和平民的区别。战争中的俘虏被当作奴隶使用,被征服的氏族部落成为战胜者的附属,要向战胜者交纳差税,在战争中提供兵员。部落联盟处在不断的分化和组合的过程中,一些部落联盟衰败了,一些新的部落联盟又起而代之。

聂赤赞普被雅隆部落牧人拥为首领(罗布林卡壁画)

到公元6世纪时,藏族先民的部落群经过数千年的迁徙、发展和分化组合,形成大大小小的数十个部落联盟。其中分布在西藏地区的有所谓“四十小邦”,由四十小邦又合并为“十二小邦”。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十二小邦中有:“象雄”,位于西部阿里、拉达克一带,汉文史籍称为大小羊同,认为是西羌的一个部落;“娘若切喀尔”、“努布”、“娘若香波”,位于后藏江孜一带;“卓木南木松”,位于亚东到锡金一带;“几若江恩”、‘岩波查松”、“龙木若雅松”,位于拉萨河流域“雅茹玉西”、“俄玉邦噶”、“埃玉朱西”,位于西藏山南一带;“工布哲那”,位于工布地区;“娘玉达松”,位于娘布地区;“达布朱西”,位于塔工地区;“琛玉古玉”,位于桑耶地区;“苏毗雅松”,位于藏北草原直到玉树、甘孜地区,汉文史籍称它为西羌中的一个大部落。另有后来建立吐蕃王朝的“悉补野”部落,位于山南琼结一带。

古时早期的冶金术(布达拉宫唐卡)

在这些小邦中,有比较详细的历史传说记载的是悉补野部落。依据古老的传说,该部的第一代首领也 是吐蕃王室先祖涅赤赞普是从天界下降人间,降临雅拉香波神山,被当地牧人拥戴为王,由于是牧人以颈为坐椅把他抬回来的所以称为“涅赤赞普”。而本教文献则记载他是从波密一带迁徙到琼结地方,然后发展起来的部落首领,由于他来自波密,因此被称为“悉补野”。(恰白次旦平措等《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上册,西藏古籍出版社,1989年)涅赤赞普的时代在雅隆河谷修建了雍布拉岗的官室,说明当时雅隆河谷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和牧业。涅赤赞普又传到止贡赞普,在部落联盟的内部斗争中,止贡赞普被属下的小部落首领罗阿木达孜杀死。涅赤赞普的两个儿子被流放到工布,其中的聂歧当了工布的小王,夏歧举兵报仇,夺回了王位,改名为布德贡杰,为止贡赞普修建了陵墓,并兴建了琼结的琼瓦达孜城堡。萨迦索南坚赞《王统世系明鉴》说。在布德贡杰的时代已能烧制木炭,冶炼铜、铁、银等金属,还修渠引水,灌溉农田,并且制造犁轭,用二牛共轭耕田。铁制农具的出现和使用畜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因而人口增加,部落繁盛。部落联盟的发展带来了部落首领的王权的提高,在涅赤赞普时辅助赞普的是“三尚一论”,“尚”是舅氏,即亲缘部落的首领,“论”是赞普的家臣,还带有明显的部落联盟的特征。到第十六代赞普岱处保南木雄赞时,开始设置了“大论”(即大相),以后又出现了为赞普管理收纳贡赋的“岸本”(财税官)。各个部落首领和贵族要向赞普盟誓,效忠赞普 臣下的官位、领地、属民已被认为是来源于赞普的封赐,如果臣下不忠,赞普可以处以刑罚,剥夺其封地和属民;在臣下的家族发生绝嗣即没有男性后裔继承的情况下,其封地属民要由赞普收回,由此确定了赞普和臣下的君臣的关系。

到第二十九代赞普达市聂西时,雅隆悉补野部落已经基本上统一了雅鲁藏布江南岸地区,并力图向江北发展。此时拉萨河流域存在岩波查松(在澎波一带)和几若江恩两个小邦,《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说岩波查松之王森波杰达甲吾溺于恶政,臣下怨愤,其家臣念几松那保劝谏,不被采纳,反被逐出大臣之列,念几松那保乃归降几若江恩之王森波杰墀邦松,杀死达甲吾,几若江恩吞并了岩波查松。墀邦松把达甲吾的辖地析出一部分划归念几松那波管辖,作其奴户。这说明给功臣封授土地和属民,已是当时的一种习惯。此后,被墀邦松划给念几松那波的属民娘曾古对念氏不服,向墀邦松申诉,遭到墀邦松的斥责。墀邦松的岸本韦雪多日库古和内相线墀热顿孔争斗,韦雪多日库古被杀死,其弟韦义策要求墀邦松作主,要线墀热顿孔赔偿命价,被墀邦松拒绝。于是深恨墀邦松的娘氏和韦氏秘密盟誓,要归附悉补野部,推翻墀邦松。后来参加这一密谋的还有他们的亲戚朋友农氏和蔡邦氏。他们派人到琼结和达布聂西联系,达布聂西虽然有一个妹妹嫁给鼓风炉邦松,还是同意了消灭墀邦松的计划。在准备出兵的时候达布聂西去世,其子伦赞继承赞普位,继续这一计划,发兵一万,渡过雅鲁藏布江,在娘氏、韦氏、农氏、蔡邦氏的配合下,攻灭几若江恩小邦,占有了拉萨河流域。群臣给伦赞上尊号为朗日伦赞,朗日伦赞也论功行赏,给娘氏、韦氏、农氏各封给1500户属民和土地,给蔡邦氏封给属民300户。此后又有后藏娘若切喀尔小邦的大臣琼保苏孜杀死其王,以后藏的土地和两万户属民来献,朗日伦赞也对他加以封赏。至此,悉补野部统一了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地区,也即是西藏的主要的农业区域。

(责编: 陈冰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伯戴克教授与他的《中部西藏与蒙古》一书

    《中部西藏与蒙古》一书,是伯戴克教授晚年的一部力作,是作者十余年来研究元代西藏地方历史的一个总结,系统反映了作者对元代西藏史上许多重要问题的看法。[详细]
  • 评《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

    蒙藏两个民族长期、持续的密切交往及其两者之间的深远关系,一直是蒙古学、藏学,乃至中华民族关系史、中国历史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详细]
  • 读《首批进军西藏的女兵们》有感

    这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回忆录,生动地反映了首批进军西藏的女兵们为解放西藏、建设西藏所作出的无私奉献和光辉业绩,突出地体现了“老西藏精神”,充实了当代西藏史,也充分体现了女兵们对西藏的深厚感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