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彬:不可阻挡的人口双向流动
改革开放之后,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各地以不同的速度和规模铺展开来;与此同时,城镇化也紧跟着现代化的脚步,深入到了这个古老国度的每一个地方。现代化与城镇化以经济发展为先声,随即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显著的改变之一就是引起了各地区间人口的流动与迁徙。
人口双向流动是基本事实
当今中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边远农村牧区与城镇相对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以及西藏自治区及甘、青、川、滇四省藏族地区与中国其他省区之间的人口流动,都是在中国大的社会发展潮流、大的文化交流环境下自然产生的客观现象。这种原本属于社会经济发展中普遍而寻常的现象,却被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以及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恶意歪曲成所谓“中国政府有意计划让汉人进入藏区”。善良的人们也许很难想象这类谎言背后的险恶阴谋,而西方不少秉持客观立场的媒体则不明就里地重复着片面、偏激的言论,误导国际视听。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杜永彬认为,希望了解客观事实的公众,既要看到人口的“西向流动”,也要看到人口的“东向流动”。中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人口流动态势,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自发形成的,根本不存在政府的有意操控。
在改革开放之前,在西藏的内地人多为专业技术人员、干部,而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更多流动人口到西藏经商、打工、创业,更有一批批援藏干部投入当地的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许多藏族人也出于经商、求学、打工、创业等目的进入内地城市,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如今在内地许多城市都有成千上万的藏族人口,有的城市的藏族流动人口规模甚至超过万人,经常看到经营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的藏族生意人,在内地许多中学、大学里也能看到藏族师生的身影,文化艺术界、新闻界、学术界、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都活跃着众多藏族优秀人才。这些现象都是人口双向流动的明证。
人口双向流动的三种动因
杜永彬认为,在频繁的人口双向流动这一表象背后,至少有三种动因。
首先,人口双向流动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历史传统,即使曾经因为时代环境因素,偶尔有过减缓,但从未中断。因此,现在的人口流动或多或少可以理解为沿着跨民族间交流的历史惯性的继续向前发展。
其次,藏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之间,藏族地区与其它民族地区及内地省区之间,存在着互利互动的吸引力。藏族地区之外那些现代化、城市化发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地方,寻求商机、谋求发展的机会显然更多。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内地很多城市对藏族流动人口具有吸引力。而对于长居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来说,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别具魅力,一批批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纷至沓来,寻求各种商机的流动人口也大有人在,火车票、飞机票、长途客车票常常一票难求。
再次,除了上述两种动因,国家和各级政府针对人口流动制定的一系列宽松政策,则为人口的双向流动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严格有序的法规保障。例如,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面向藏族流动人口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引导进入当地的藏族人口适应当地社区生活,得到了相当好的反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