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陵墓建筑
从昌都卡若等一批新石器的文化遗址来看,西藏建筑艺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高原居人已经懂得建造半地穴石墙平顶房屋,从穴居过渡到半穴居,并逐步走上地面,迈开了建筑艺术的第一步。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到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时,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大型王宫建筑——雍布拉康。随着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佛教文化的传入,藏族寺院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这些建筑色彩缤纷,独具风格,融合各种外来建筑艺术于一身。陵墓建筑、宫殿建筑、寺院建筑和各种风格不同的民居,是镶嵌在青藏高原建筑艺术中的朵朵艳丽的奇葩。
阿里古格故城房屋窑洞
一、古代的陵墓建筑
从目前发掘的西藏古代建筑遗存来看,陵墓建筑遗存最多,分布也较广。
古代西藏陵墓建筑的出现与西藏古代的丧葬文化变革密切相关。据文献记载,在传说中的吐蕃赞普一止贡赞普时期以前,并不奉行土葬制度,因此也不建造陵墓。当时是“捣(尸体),抛洒尸体,没有洞穴(墓室),不存尸体”,与早期汉族的丧葬制度“古之葬者,厚以衣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树”的习俗似乎相同。藏族传说中的早期赞普天赤七王薨逝,均像彩虹一样消失空中,没有留下遗体。从止贡赞普时期开始,丧葬制度发生了变革,开始实行土葬,文字中出现了关于陵墓建造的记载,肇开陵墓建筑艺术之先。至吐蕃王朝最后一位国王朗达玛为止(公元9世纪),吐蕃历代赞普都大兴土木,建造陵墓。《通典》中说赞普陵墓“其墓正方,累石为之,状若平头屋”。《旧唐书·吐蕃传》进一步记载道:“于墓上起大室,立土堆,插杂木为词祭之所”。由此可知,从止贡赞普时期开始,历代赞普逝世之后,不仅实行土葬制度,为其修建陵墓,而且还要在陵墓之上建造祭祀亡灵的专门建筑。
古代吐蕃国王兴建的陵墓,位于西藏山南地区古代雅隆部落兴起之地,今琼结县城南的木惹山麓和东嘎沟一带。1985年西藏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普查队对藏王墓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确认这一地区建有陵墓16座。墓地东西长约2706米,南北宽1407米,总面积为380万平方米。6座陵墓位于东区的东嘎沟口,另外10座建于西区的木惹山麓和河谷台地,两区相距800余米之遥,初步确定为松赞干布、芒松芒赞、赤德松赞、赤松德赞、赤祖德赞、赤德祖赞、朗达玛和赤都松芒波杰及牟尼赞普等9位吐蕃赞普的陵墓。
古代藏王墓大都依山而建,造型多为方形,平面为方形和梯形的封土墓。其中,最大一座陵墓长180米,宽147米,犹如一座凸冗而立的小山,气势恢宏。材料一般为土、石、圆木和草、土、石等混合物,经层层夯筑修建而成,夯土每层厚7—10厘米,层与层之间加筑一排圆木,十分结实耐用。
藏王墓
松赞干布墓,史称“红陵”,是现存藏王墓中造型巨大、气势最为恢宏的陵墓建筑之一,为吐蕃时期陵墓建筑艺术的代表。陵墓之上现存小殿尽管已经被改为佛殿,但仍可从文献记载中推断出它原有的功能,即是一座专门用于祭祀的建筑享堂。陵墓尽管尚未进行发掘,但从藏文文献《五部遗教》有关它结构的记载来看,陵内建有五室,中央墓室葬有松赞干布及两个妃子: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四面各建一室,均有墓道与主室相通,陪葬有松赞干布生前用具及大量武器、珍宝和金银器。松赞干布陵建成之后,由内相负责管理,并派专人守护墓地、陵堂和宝物。除每年前来祭奠的王族成员外,所有的人、畜都不得靠近王陵。在每年的大祭当中,都要供奉各种珍宝、服饰和马匹等动物。
西区南端的赤松德赞墓别具一格,其独特之处是墓门前立有两尊镇墓害群狮。蹲狮为整块石头雕成,高1.45米,造型威武雄壮,大有气吞山河之势。墓地东北角和北部边缘分别建有赤松德赞墓碑和纪功碑。墓碑由碑帽、碑身和石龟碑座三部分组成,系庑殿顶碑帽,塑有火焰统宝珠,帽底刻一周云纹,碑身长方形,中间刻有34行阴刻藏文,两侧为飞龙。纪功碑碑帽造型别致,上雕莲座圆形宝珠,帽底刻十六莲瓣,帽座四面披式,四周环雕减地浮雕升云图,帽座底部雕有四尊对称的飞天浮雕,东侧中有太阳浮雕放射出的16道光芒,西侧中央为月亮浮雕,两侧云纹弥布。东西两侧底部为减地浮雕四龙纹样,下为仰覆重莲座,碑身刻有记载赞普一世八方臣服、百姓安乐、疆域垂远、千秋万世之功业的碑文。
松赞干布墓的墓室布局和赤松德赞墓双狮两碑的构型,大致反映出了吐蕃时期藏王陵墓的面貌。碑纹莲瓣飞天形象反映出佛教深入吐蕃社会,而四龙、双龙及日、月则表现了传统苯教的“三界”观念。藏王墓构制宏大,气势威壮,给人博大恢宏之感;蹲狮、石碑古朴深沉,咄咄逼人,大有势不可挡之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吐蕃王朝灭亡后,由于后来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陵墓建筑消失,因此,藏王墓是惟一具有纪念性的十分珍贵的大型陵墓建筑,在建筑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