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名家专栏 > 喜饶尼玛

忠厚风度,士气为上

——缅怀嘉铭先生

喜饶尼玛 发布时间:2020-03-02 19:3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2020年初,从微信上惊闻嘉铭先生噩耗,彻夜难眠。往事历历在目,痛彻心扉。“音容笑貌今犹存,斯人已逝阴阳隔”。一直想写点什么,千头万绪,却无从下手,担心自己苍白的文字,反而会留下遗憾,不如藏在心底,有个念想。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应该在悲思中写些许文字,让郁积和萦绕的心事得以宣泄和释放,悼念亦师亦友的嘉铭先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学者的为学与为人。

  我知道嘉铭先生,还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我正在康定师范学校上学,对篮球排球颇感兴趣。周末,常到康定大礼堂前的球场看比赛。当时康定有几支篮球队很有影响,如甘孜州建筑公司、运输公司、康定师范、康定中学等。嘉铭先生是甘孜州建筑公司篮球队的主力,看着他在球场上腾挪转移,健步如飞,轻松投篮,佩服至极,就像今天的粉丝崇拜偶像,感觉遥不可及。

  缘分就是如此神奇。没想到我在中央民族学院藏族研究所(后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工作后,第一次回家乡调研就巧遇嘉铭先生。那是1987年5月的一天,我和同事在甘孜州调研,到了新龙县。这里旧称瞻堆,民风彪悍,人杰地灵。我们当时在甘孜州政协常委、新龙益西寺阿拥喇嘛的帮助下,颇有收获。当天,在新龙县招待所住下后,就碰到了也在新龙县调研的嘉铭先生与康定师专年轻的林俊华、王辉全老师。初识,以川普交流,我们都有点拘谨。直到搞清都是甘孜州的,气氛才活跃起来。嘉铭先生听说我们的调研目的后,即毫无保留地谈起了他对甘孜藏区的了解和认识,可谓如数家珍,烂熟于心。相见恨晚,一番长谈,意犹未尽。约定今后保持联络,相互帮助。此后,我与先生的联系很多,相互间的了解也更多。记得他托我买过书,联系参加全国性学术团体;我则请他加盟课题组,帮助调研,查找资料。记得当时为课题没少和他交流,更得到他无私的帮助。他为课题着想,信中多次提出好的建议。


图为1990年杨嘉铭给作者的一封信 

  后来,我的学生也多次前往成都拜见,他总是知无不言。学生评价:杨老师真的是康藏研究的活词典!

  刘熙载的《艺概》中曾谈到“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我以为嘉铭先生就是一个“士”,有士气。他以治学严谨的态度和为人忠厚的风度影响了很多人。

  他是个有天赋的学者,没有上过一天大学,完全靠自学成才。“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他在这块用砖茶和糌粑养育自己长大的地方,以勤奋修炼自己,饱经沧桑、经历非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即使年迈体衰,仍日日伏案、勤于笔耕,也就不难理解甘孜州没上过大学的知青何以成为名校二级教授、民俗学硕士点导师、民俗学学科带头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他丰富的学识和丰沛的学养,令其成果积淀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他解读文本的功夫、古今文史与文化理论的扎实训练、学术的造诣等等,使得其博学通达,再加上特殊的背景,让他更能亲身体会研究的乐趣与艰辛。凡此种种都使得他能以比较的视野、鲜明的立场、开阔的胸襟、宏大的心量,来观察客观世界,并进行自己的研究。

  嘉铭先生看似寡言,却是个容易动情的人。我们在北京或成都见面,都必须抽时间见面,毫不见外。每每与其交流,谈至新发现、新思考,则很容易激动,记得他谈到在丽江寻访唐卡珍品,在丹巴拍摄格萨尔石刻,谈到在石渠发现松格玛尼石经城……情到深处,两眼放光,神采飞扬,像变了一个人。辛苦的田野工作,艰难的寻宝过程,伴随着深邃理智的思考和宽展浓烈的抒怀,就是在这种无拘无束的交流中,能真切地体会学者之妙思,之幽远,使人流连。其间,我总是不由得为先生的睿智激情而击案,为先生拳拳爱国赤子之心而感动,为先生因为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研究心力交瘁而感怀,为他总能有新的发现而赞叹。他也总是说,你忙,等有时间,我们约好一起去调研!遗憾的是,终未能如愿。


图为2012年8月,作者与杨嘉铭(右一)在丹巴参加学术会议

  嘉铭先生著述颇丰,新书一出版,就会马上给我寄来。在一本本新作中,看不见的是先生埋首苦读,静坐沉思,千里跋涉,看得见的则是从青灯岁月中淘洗出来,专属于先生的独特文字和精美的图画。他简洁的文字令学思跃然纸上,与图上的美丽相得益彰。他主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甘孜州稳定与发展研究》都很有影响。历经多年竭力搜集,铢积寸累,集腋成裘完成的代表性著作《琉璃刻卷——丹巴莫斯卡<格萨尔王传>岭国人物石刻谱系》《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德格印经院》《世界屋脊的面具文化》《西藏绘画艺术欣赏》《康巴唐卡》等则更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

  2017年,他以其在《格萨尔》研究方面特殊的功力和学养,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格萨尔》图像文化调查研究及数据库建设。这是对其研究的认可和评价。众人皆知,能获得国家重大项目是多么的不容易,且他已是古稀之年。“民间史诗是属于全民族的,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他的课题意义重大,正因为如此,我作为当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的主编到西南民族大学开会时专此向其约稿,估计也是他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

  记得有位历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工作随时努力,生活随遇而安。嘉铭先生正是这样的人。他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曾谈到他从康定调成都之事,他说原因不少,但最重要的还是为了科研有个更好的平台。古人言:“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他就是这样一种心态,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谈到一些涉及自己的事,他说:种树时,认认真真;结果时,随缘尽兴。他是一位拥有家国情怀的社会科学家,始终注意的是攀上雪山,深入草地,掌握大量珍贵鲜活的第一手素材资料,力求在自己的研究中有所创新,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添一块砖、一片瓦,犹如前辈学者杨质夫所说,“在浩瀚的藏汉文化交流的大海洋中,我们只能搞一些资料工作和铺一块基石,如能做到这一点,此生总算没有白来!”

  2019年6月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牵头主办的学术会议期间,我俩还抽出时间专门攀谈约一小时。当时,他有病在身,愈加清瘦,但精神还好。我们之间像往常一样,无话不谈。万万没想到,这竟是今生最后一面。去年年底的一个傍晚,我与他通了最后一次电话。他在医院里,谈到了自己的病情,还言及《格萨尔》研究。那呼吸不匀,虚弱颤抖的声音让人心疼,是那种撕心裂肺的疼!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尚未杀青,这位首席专家却赍志而殁了。惜乎,上天妒英才,人间又失藏书楼。

  我常常想起读过的一段话,历史总会被无情的岁月悄悄掩去。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但总会有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在冥冥中回荡。他们虽然已经离去,却还活着,这才是此生做人做到位了!

  心潮翻涌,想说的太多太多,还是就此止笔吧。嘉铭先生,一路走好!相信在天上,您一定会见到格萨尔王,继续您的研究!(中国西藏网 特约撰稿人/喜饶尼玛)

  

(责编: 龙真多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忆恩师杨嘉铭

    前不久从朋友处得知杨嘉铭老师不幸去世的消息,这令我十分震惊。光阴似箭,往事难忘,恩师杨嘉铭的形象总是在脑海中萦回。[详细]
  • 悼念吾友:杨嘉铭

    我认识杨嘉铭已有30年了。1990年4月经李绍明先生介绍,我在康定初识杨嘉铭,却一见如故。[详细]
  • 沉痛悼念杨嘉铭先生

    W020200229440511435169.jpg
    著名藏学家杨嘉铭先生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藏学事业。杨嘉铭先生一生潜心康藏研究,内容涉及康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成果颇丰,建树极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