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通讯员专栏

让高原文物守护者被看见——《高原文物守护者》摄制工作手记

发布时间:2024-12-03 08:1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文物承载历史,共同阐释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高原文明的守望之路,虽艰苦曲折却薪火相传。高原文物守护者们,为文物保护付出了清苦与艰辛,为我们共享了中华文明的成就与辉煌。他们,值得更多地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

  自2024年短片《高原文物守护者》策划工作启动以来,摄制组以一种新的视角去学习、了解、思考、拍摄记录西藏文物和文物工作。

  我们惊讶于这些年来高原文物工作意义之重大、工作之艰辛、成效之斐然,向默默无闻在高原守护文物的所有工作者们致敬。伴随着短视频的摄制,我们同步开展了高原文物守护者口述史工作,成片播出后收到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点赞。由西藏赛文影业有限公司摄制并报送的《高原文物守护者口述史》入选2023第九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并在北京展示展出,短视频《高原文物守护者》获得第四届中国西藏网络影像节三等奖。

  在走访调研与拍摄的 46 天里,团队的足迹遍布北京、成都、南京、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等地。团队深入研读国家与西藏自治区相关政策,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广泛收集各类知识。期间,团队对10多位老一辈工作者展开口述采访,同时为20余位奋战在一线的文物保护人员进行纪录片录制。


图为拍摄现场

  那些在青藏高原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发掘者、抢救者、看护者、修复者、管理者、研究者、传承者们的守护故事令我们深深感动。他们不仅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着一份不变的初心和对文物发自内心的热爱,一代代薪火相传,像青稞一样谦卑而坚定地扎根在这片高天厚土,默默无闻地付出,也让我们看到了西藏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团队一直从事高原纪录片工作,关注挖掘时代与人物身上的关系与故事。从如何讲好中国西藏故事这一选题角度来看,“高原文物守护者”是一个很好的涉藏传播文化符号,是讲好文物故事、讲好中国西藏故事的重要抓手。为了制作好本片,团队多次向行业内的前辈请教,他们给予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很多具体工作上的启发。此外我们还深入研习了《我在故宫修文物》《敦煌师父》《敦煌,生而传奇》《如果国宝会说话》《故宫八大作》等一系列文博题材的热播纪录片,开拓了我们讲述故事的思路。

  高原文物守护者是一个比较大的选题,我们深知,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制作完成这部短片具有挑战,但更多的是使命,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部短片能唤起更多人对西藏文物工作的关注,西藏文物工作者与西藏文物需要更多地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

  高原文物守护工作者的奉献和付出

  西藏文物具有数量庞大、分布极其广泛、文物点众多、分布点海拔高且分散等一系列的特殊属性,这也意味着从事高原文物工作要付出更多的艰辛,要守得住孤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常年在野外、四季在奔波,很多人为了工作,放弃陪伴家人;他们的身体在多年艰苦工作中落下了职业病,身体素质也远远不如同龄人。然而当他们讲起自己工作经历时,却总是轻描淡写,背后承载的艰辛、执着和朴实让我们一次次感动落泪。


图为拍摄现场

  面对高原文物守护工作,他们从最初的热爱,慢慢转化为一种守护的使命。在考古、文物建档、保护、文物鉴定、修复、古建筑维修等专业领域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当他们新发现文物或遗址时,就像孩子般激动和欣喜。对待平日里守护的文物,就像呵护自己最疼爱的亲人一样。如果没有这份热爱和执着,很难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做到终身坚守,他们专业且敬业的工作态度也带给我们更多的鼓舞。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发现,高原上的文物修复者、看护者、管理者、研究者,虽然来自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民族,却有着共同不变的初心和目标。

  此外,在高原文物守护者群体中,还包括以农牧民群众身份加入的野外管护人、守护寺庙里文物的僧人以及捐赠文物的市民群众。其中,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虽然年事已高,依旧尽职尽责,终生守护阿里“东嘎和皮央遗址”的仁增旺扎老人,步履蹒跚依然一个人坚守在这片重要的遗址里。透过他们的故事,我们深感高原文物守护工作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事业,需要大家共同提升文物安全意识、共同珍守。

  从事高原文物工作的责任与意义重大

  在制作这部短片的时候,首先思考的问题是:高原文物守护者究竟守护了什么?在拍摄采访和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大家慢慢理解了高原文物工作的责任之重、意义之不凡。

  以初心守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见证载体。我们在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大昭寺、布达拉宫、萨迦寺、藏王墓等拍摄过程中,他们守护着大量见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物。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这蔚为大观的文化宝藏,是历史的“活化石”,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文明,都在默默诉说着何以中国。


图为拍摄现场

  扎根一线守护好每一件文物的安全。每一件文物的安全,离不开文物守护者的科学守护管理,他们心系文物经寒暑,守护根脉若磐石,在预防火灾、水灾、防盗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人,用一生守护文物的安全,甚至有一些地方,从未发生过一次火灾,文物安全获得了良好保障。为了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无愧于历史,他们把文物的安全与自己的生命安全紧紧连接在一起。

  立足当下,数十年如一日守护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拍摄中,我们看见,正是因为这些守护者们不懈的努力,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西藏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又有了新的提升;文物的维修越来越精细化、体系化;考古发掘的成果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博物馆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完善。

  我们可以看见文物数字化保护手段越来越丰富;在保护、管理、利用好文物,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展望未来,守护好中华文明的延续。我们拍摄了西藏博物馆内小朋友讲解文物、学习考古的场景画面,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市民和游客参观的场景,他们对于西藏文博知识的渴求与好奇的热烈程度让我们很意外。此外,随着这几年用文物讲好中国西藏故事的工作持续推进,区内外对高原文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守护文物,就是守护中华文明的延续。当我们的子孙后代仰望天空时,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如浩瀚星河中温润的光芒,照在一片片遗址中、一件件文物上,那些共同守望着的,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代表中华文化的坐标点,是承载文明的希望之舟。

  高原文物守护者的薪火相传

  不同时代下,高原文物守护者始终具有一种精神上的薪火相传,立足文明的守护,归途却是无限可期的未来。我们走访南京、成都等地,走访老一辈工作者,聆听他们的工作经历和故事,当他们翻着老照片回忆历史往事时,我们在企盼中探寻出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延续。他们把青春献给了西藏,默默无闻地工作,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交通不便利的年代,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与当地藏族同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共同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为西藏文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程竹敏、屠思华伉俪的故事——2023年拍摄时,屠思华先生90岁,程竹敏老师87岁,都已是耄耋之年的老者。他们曾经都是南京博物院的文物工作者,在党中央号召下毅然自愿报名去西藏工作,1959年进藏,直至1994年退休离开西藏,一干就是35年。程竹敏屠思华伉俪是西藏文物保护初期的亲历者,见证自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西藏文物保护机构从无到有,西藏文物保护事业的变迁与发展。

  侯石柱老师现年75岁,曾在西藏主持和参加昌都卡若遗址、朗县列山吐蕃墓地等考古发掘,领导西藏境内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组织开展阿里地区古格王国遗址调查,使西藏考古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包括旧石器(含细石器)、新石器、吐蕃时期、古格王国以及西藏岩画等西藏考古学体系。

  令我们欣慰的是,学习与传帮带的接班人是踏实做事的一代,是潜心研究的一代,更是接好高原文物守护接力棒的一代。如今他们已成为成绩斐然的专家学者,却依旧保持着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和永不熄灭的动力。

  张建林是为了完成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于1984年进入西藏考古,“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青藏高原上开展的文物考古工作非常少,基础非常薄弱。因为这是一个高海拔的区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适应这么一种生活的环境和工作的环境,受到高海拔缺氧和面积辽阔、交通工具缺乏的影响,工作困难要比其他省区要大得多。”张建林老师认为,西藏文物考古工作的意义,就是要通过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来探索和复原西藏的古代社会,为我们了解远古的西藏打开一扇窗户。本次拍摄张健林老师的时候,他正在阿里日土岩画遗迹进行考古工作。这位西藏考古前辈始终保持专注、葆有孜孜不倦地探索的精神令我们敬佩。

  66岁的霍巍教授依然在西藏考古工作上步履不停,他常说,时间的概念是人设定的,在新事物面前人不分年龄,考古人永远年轻。对于西藏考古的意义,霍巍教授认为,青藏高原是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提出了“高原丝绸之路”这个概念。考古文物非常丰富,同时能够充分体现西藏跟祖国其他地区以及跟它周边地区和国家这种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在近三十年的时光里,李永宪足迹走遍西藏多处,也把工作做到了西藏各处。李永宪认为,在西藏考古,要热爱西藏的历史,热爱西藏的文化,这是能够做好考古工作的基础条件。同时,做考古真的是很需要年轻人,更需要有梯队。

  杨招君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第一批援藏干部,1998年到2001年,到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工作。从北京到西藏,他面临饮食、洗澡、住宿等很多生活方面的不适应,但依然坚持文物保护技术的支援与坚守。他说,“援藏的经历很珍贵,青藏高原是个神奇的土地,在告别这块土地时候,实际上是有说不尽的依恋和不舍。如果现在让我继续援藏,我还愿意去,还愿意冲在文物保护的一线。”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夏格旺堆,常年在西藏各处进行考古工作,在对考古工作充满热情的同时,他也保持着学者的严谨和客观。说起高原文物工作的意义,他认为,从大的地理位置看,青藏高原处于欧亚大陆的中南部,历史上一直处于东亚、南亚、中亚文明的交汇上,不仅其地理自然具有“十字交汇”的特点,而且考古发现的诸多遗存同样反映着青藏高原与周边区域之间的广泛交流互动的事实。我们前往日喀则康马县玛不错遗址进行拍摄,夏格旺堆正在专注地进行考古收尾工作,他感慨地说:“在许多山谷的角落,我们需要做的和能做的文化遗产的工作,永远没有尽头。”

  西藏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巴桑罗布,作为西藏博物馆《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总策展人,他说:“这么多文物在博物馆展览展示,活化利用,对于讲好中国西藏故事,传承和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高原文物人的使命,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一代代高原守护者身上具有精神的一致性。一点一滴,积水成河。目前新生代的文物守护人才已逐渐涌现出来,他们依旧初心不变,秉承使命。


图为拍摄现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在新时代,高原文物守护者在传承老西藏精神与“两路”精神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时代精神内涵。他们身上有了新要求、新经验,新技能、新科技,必将为西藏的文物工作事业、文化的传承,再创新的成果与突破!(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杨旭)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