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一位摄影记者眼中的藏北变迁】(一)通往西藏的路

吴建颖 发布时间:2018-08-13 10:0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图为唐召明二进无人区时在途中采访(1988年摄)

  时光倒流三十年。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双湖办事处主任索朗贡布,也不知先前因为一件什么事,听到“记者”两个字就犯怵。之前有几次到拉萨,听说有位姓唐的记者要采访他,就推辞“没什么可采访的”“没什么可介绍的”,才算“逃脱”。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位唐记者居然“追”到了藏北无人区。

  “你要啥材料我就给你找啥材料,你想知道什么我都给你介绍,要用车我也帮你解决。一个记者‘扛着大箱子’(指坐在大卡车车厢里)进到无人区,我是从来没见过,你是第一个。”再后来,索朗贡布和这位唐记者成了很好的朋友,而唐记者的到来,也给这里的老百姓带来了不少惊喜。


图为原尼玛县旧貌(1987年摄)


图为尼玛县城新貌(2016年摄)

  寻找拓荒者——扛着“大箱子”进无人区

  藏北无人区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由于高寒缺氧、气候恶劣,被称为“生命禁区”。1976年,西藏开发藏北无人区,先后在这里设立了文部和双湖两个办事处(即今日的尼玛县和双湖县),两千多牧民赶着52万头牲畜进入这渺无人烟的地方,开始建设他们的家园。这些“拓荒者”,就是唐召明要寻找的人。

  “我是1986年从中国新闻学院毕业,1987年正式由新华社青海分社调到西藏分社工作。”唐召明说,当时进藏一般都是坐飞机到成都,再从成都到拉萨,但他却“不走寻常路”,“当时一路搭车采访进藏,就是想体验一下千里风雪青藏线,因为这是西藏主要交通的大动脉,70%-80%的进藏物资都要通过青藏线运进去。”采访进藏一共走了二十多天,途经藏北,也正是这次途中的很多故事,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到了拉萨记者站后,选择的第一个采访点,就是藏北。

  “为什么我选择去藏北无人区?因为作为记者,要去涉足新闻处女地,过去没有人报道过这个地方,人们开发无人区的情况,他们的牧业生产、生活不被外界所知,我想去寻找这些拓荒者,去了解、去采访。”为此,唐召明于1987年、1988年、1989年,分别选择了夏、秋、冬三个季节独闯藏北无人区。


图为昔日的“铁皮城”那曲镇(1987年摄)

  深夜“讨饭”人

  30年前的一个晚上,狂风呼啸,吹得一幢幢用白铁皮搭的房子发出声响,仿佛屋顶快要被掀起来。由于交通不便,用砖瓦都很困难,当地的房子都是铁皮顶。那曲镇像是拉上了黑色幕布,唯一亮着灯的地方,也是镇里最像样的房子,是那曲饭店。这时,一辆卡车在附近停住,跳下一个背着大包、蓬头垢面的大高个子,车开走了。这人朝着饭店大厅的灯光,快走几步正要“闯进去”,服务员见他这副样子,赶紧上前拦住,“出去出去,这里可不是你要饭的地方,怎么跑这来了?快出去!”这时,大厅里有一桌正在吃饭的客人,其中有个人寻声瞅了瞅站在门口的“大个子”,上下端详几秒后赶紧起身对服务员说,“别赶他,这不是要饭的,我之前在拉萨见过他,他是新华社的记者唐召明。”

  当时唐召明已在无人区待了四个多月,等了好几天才搭上车到了那曲镇,四个月里要面对交通问题、吃饭问题、语言问题,有时候方圆五十公里甚至一百公里见不到一户人家,走一天碰不到一个人,风尘仆仆、不修边幅、饥寒交迫的样子,无怪乎会被误会了。


图为那曲镇第一座太阳能大楼——那曲科委大楼(1987年摄)


图为那曲镇的牦牛雕塑(2012年8月摄)

  冰封雪锁成为昨天

  如今说起当时的藏北,唐召明一句“条件是比较差的”,到底差到什么程度呢?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冬天的气温能到零下40多度,狂风怒吼的时候,能把羊吹进湖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那些“拓荒者”们生存了下来,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从1987年到2018年的三十几年间,唐召明已经走遍了藏北11个县,十进无人区。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交通的变化。

  “当时我从那曲背着几袋方便面,搭着卡车到了班戈县,从班戈再到双湖,卡车一般都要走一个星期,全是土路。那真是‘车在路上跳,人在车里跳。’经常到了地方,脑袋一摸有个大包。为什么?睡着了磕的,因为路实在太难走了。根本就没有什么路,车走多了,就形成了路。”唐召明说,“那时候车也少,有一次在文部办事处搭车,等了一个星期都没等到车。”


图为在双湖镇骑摩托车的男青年(2009年摄)

  因为交通不便,加上藏北无人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过去孩子们上学很困难,上到五六年级还学不了几个字,因为一位老师骑着马,今天教几个字,两三个月后才能转一大圈回来再教另外几个字。


图为那曲镇综合市场(2012年摄)

  同样因为交通不便,牧民的吃住行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年之中,牧民们会在赛马节的时候出来一次,参加物资交流会,买好茶叶、青稞等,度过漫长的冬天。那时候汽车少,主要靠牦牛驮队和绵羊驮队运输物资。“以前牦牛队驮盐巴,一走就是半年,我见过最多的时候一个牦牛驮队有几百头牦牛。驮运物资对牛羊的损失非常大,尤其是羊在驮东西的时候,羊背上放一个小褡裢,一边8斤,一只羊可以驮16斤,长途跋涉以后,羊最后都磨破了皮肉,褡裢拿下的时候能看到它的内脏。但是因为交通不便,也没有别的办法。”


图为那曲市综合市场出售的牦牛肉(2012年摄)

  “当时文部办事处只有十来排平房,几十位藏汉族干部在那里工作。有位汉族小伙子,是山东寿光人,说要请我吃饭。但是没有菜啊,他就在办事处找了一大圈,最后找到几个干萝卜头,炒了一盘菜。那时候吃的全是干菜和一些罐头,没有蔬菜,根本也没有食堂。唯一的生活改善,就是每年派县里的卡车到拉萨拉一次蔬菜,但因为路况很差,陷车是常事,车走上一个星期回来以后,半车菜都颠坏了。”


图为双湖县牧民在“风光互补”的发电站前挤羊奶(2009年摄)

  在唐召明看来,藏北无人区这几十年发生了跨越整个世纪的变化。“去年再到双湖县,小车一天时间就可以到达,全部是柏油马路。藏北无人区不仅道路通了,牧民都开上了私家车,摩托车每家都有两三辆,很多牧民家都有卡车,还有小汽车,长途公共汽车现在已经通到了双湖和尼玛,这在过去真是不可想象的事。”


图为尼玛县文部乡富裕起来的牧民请来画师在彩绘新房(2009年摄)

  “进不了无人区,出不了无人区”,形容进出藏北无人区万般困难的这一说法,和曾经冰封雪锁的千里青藏线,如同唐召明镜头中的老照片,已成为定格在人们记忆中的画面。(中国西藏网 记者/吴建颖 图片由唐召明提供)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