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西藏民主改革60年,拉萨经济发生了这些变化

发布时间: 2019-05-05 21:00: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来,雪域高原沧桑巨变,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兄弟省市的无私援助下,拉萨市各族人民砥砺奋进、阔步前行,拉萨经济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拉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0.78亿元,是1959年的1318倍。

  农牧业经济逐步壮大

  拉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净土健康产业全面发展,天然饮用水、奶业、生猪等九大产业逐步壮大,饮品、食品、药品、饰品等四类产品脱颖而出,“拉萨净土”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牧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牧民收入稳步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9年的57元增加到2018年的14369元,增长了252倍。


图为拉萨市曲水县奶牛养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里的奶牛 摄影:赵耀

  据统计,农牧业总产值从1959年的0.65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2.8亿元,年均增长5.1%。2018年,粮食总产量17万吨以上,比1959年增长6.23倍,蔬菜、奶产量分别达到31.2万吨和11万吨。全市农牧民合作社达到90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9家,农牧民入社率达24.86%;全市农牧业企业91家,其中龙头企业35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54.5%。

  工业经济从无到有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拉萨市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及机械加工业,纳金电厂、拉萨机械修配厂、农机具和皮革厂等工业企业相继建成,现代工业逐步得到培育和壮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以优势藏医药业、新型建材业、新能源为主的具有拉萨特色的新型绿色产业,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孜工业园、曲水工业园、堆龙德庆工业园等工业经济载体茁壮成长,华泰龙、巨龙、冰川5100矿泉水等一批工业企业发展壮大。

  图为入驻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原制氧机企业员工正在生产线组装产品。 图片来源:中新网 摄影:江飞波

  2018年,拉萨市工业企业达到422家,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77家,工业增加值61.96亿元,比1959年增长6195倍,年均增长14.4%。

  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

  长期以来,拉萨市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先放开、后规范、非禁即准”的原则,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环境、竞争环境、执法环境不断改善,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

  1980年,拉萨个体工商业得到恢复,1984年拉萨市工商局成立,据统计,当年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3703户,从业人员4150人。1989年私营企业作为新生事物开始出现,当年登记私营企业4户,从业人员77人,注册资金150万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营商业逐步打破批发层次和供货限制,商业流通体制和经营方式逐渐改变,拉萨市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和多种经济成份、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凸显。

  2018年,拉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5.36亿元,比1960年增长2310倍,年均增长14.3%,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中国西藏网 记者/贾华加)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