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会见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全体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勉励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开创我国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
“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让军人受到尊崇,这是最基本的。”退役军人工作十分重要,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国防军队建设。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我国现有数千万退役军人,他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次全国军转表彰大会暨2014年军转安置工作会议中曾指出,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有一批又一批在军队工作的同志服从组织安排到地方工作,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建功立业。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为加强政权建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军转干部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成为改革开放的时代弄潮儿,作出了骄人业绩。
工作遇瓶颈,改革是关键。党领导的退役军人工作,始终紧贴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任务要求。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变化,退役军人工作逐渐呈现出职能交叉、政策不平衡、不统一等问题,也存在着政策滞后、制度“空白”等缺陷。一些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成为阻碍退役军人工作发展的瓶颈。怎样克服这些问题,开创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政治智慧、理论勇气、卓越才能和驾驭全局能力,把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纳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中。
率先改架构,服务全覆盖。党的十九大作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的重大决定,这是退役军人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2018年4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挂牌成立。之后,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改革梯次接续、前后衔接、压茬推进,截至2019年3月底,全国县级以上退役军人事务厅局全部挂牌运行。与此同时,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级退役军人事务机构和服务中心(站)抓紧建立和完善,并根据“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要求,加快实现全覆盖。经过努力,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立法增步伐,制度成体系。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是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无论是维护合法权益,还是表达利益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退役军人更应该做遵纪守法的典范。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透露,将加快《退役军人保障法》立法步伐,坚持统筹协调,主动衔接国家和军队相关政策制度改革,从“碎片化”“打补丁”方式向整体设计、重塑再造推进,加快构建以《退役军人保障法》《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为主干,涵盖就业安置、待遇保障、抚恤优待、荣誉激励、教育管理等各领域的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体系。
政策重创新,安置重落实。政策创新激发改革动力。针对一些退役士兵生活保障问题,为保证他们享有的保障待遇与服役贡献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切实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问题的意见》,旨在有效解决部分退役士兵最迫切、最现实的生活保障问题。针对退役士兵安置岗位安置质量、经济待遇补助标准不高,部分政策有空白的问题,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暂行办法》。在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军地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推动制定税收优惠和下岗再就业帮扶政策,确保退役军人实实在在享受政策红利。2018年,全军共有逾8万名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全国接收安置40多万名退役士兵,9600多名军休干部和退休士官得到妥善安排。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退役军人工作的壮美图景正在徐徐绘就,我们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奋楫前行,奋力开创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中国西藏网 文/李元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