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砥砺奋进70年】在西藏高原绘画最新最美的蓝图

王淑 孔夏 发布时间:2019-10-04 20:0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祖国边陲——西藏,变化可以用“短短几十年跨越了上千年”来形容。70年于一个人而言可以说是一生,于一方土地而言,正是青春奋斗正当时。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正在书写中。

  中国西藏网讯 “回望一眼我们刚进藏时的拉萨,市容格局是那样狭小,最具现代色彩的建筑是东郊的三层邮电大楼,铺了柏油的主要街道是人民路,各单位被赭黄色的土坯墙所环绕,墙内是一排排简陋的铁皮顶土坯平房……”原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陈锦1977年进藏,亲身参与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建设事业。


图为陈锦接受采访 摄影:王淑


图为20世纪60年代拉萨城市建设资料 翻拍:王淑


图为20世纪70年代拉萨城市建设资料 翻拍:王淑


图为20世纪80年代的拉萨新城资料 翻拍:王淑


图为20世纪80年代的拉萨新城资料 翻拍:王淑

  说到西藏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城镇普遍的铁皮住房,陈锦回忆说,“铁皮可是个好东西,那时一张铁皮可以说相当于现在的奢侈品,能制作不少的家当呢:敲个水桶,打个煤油炉子,敲个洗衣盆,能解决不少家庭生活用品。那是个物质缺乏的年代,姑娘首选的对象一定是跑运输的司机,那时的司机相当于今天互联网的CEO,他们接触的信息多,物质来源也相对多一些。”

  陈锦说西藏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由于历史的原因,旧西藏基础设施十分落后。1951年人民解放军从进藏时,就开始了西藏的全面建设,1952年至1958年,西藏基本建设投资累计11278.2万元(不包括青藏和康藏公路专项投资);1959年民主改革,西藏百万农奴当家作主,更是把西藏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便在3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经济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也给西藏投资建设了纳金电站、拉萨人民广播电台、拉萨水泥厂、拉萨农具厂、班禅行宫雪林多吉颇章等。到了1963年,西藏基本建设进一步复苏,完成了功能全面的商用仓库、拉萨砖瓦石灰厂、拉萨大桥、拉萨市下水工程、拉萨电厂、拉萨市医院、西藏自治区发射台等一批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项目,当年就完成了基本建设投资1887.7万元。

  “我进西藏时和老一代西藏的建设者相比,各种生活生产条件已是好了许多。十八军的战士一边修路一边走进西藏,那般千辛万苦我们无从想象,所以我们吃的苦也没什么好提了。”陈锦介绍说上个世纪西藏有过三次建设高潮。

  第一次是为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1965年月2月,西藏工委和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投资9000多万元,在拉萨市区建成人民路等8条沥青道路和拉萨市新华书店、劳动人民文化宫、迎宾馆等标志性建筑,形成了拉萨布局合理的市区新格局,拉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次高潮是为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由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广东等省市帮助西藏建设43项工程,工程投资近5个亿,项目辐射到各个地区。这些项目的实施,使西藏的城镇面貌和基础建设得到了很大改善,推动了西藏建设事业的向前发展。

  第三次高潮是在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帮助西藏建设当时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62项工程项目,这些项目预算投资23.8亿(实际达到46亿)。这批项目的建成,对促进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西藏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局面、发展优势产业、提高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保持西藏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赶上了后面两次建设高潮,我一直供职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这个机构是和西藏自治区成立一道诞生的,在西藏的大规模建设中,我们除了规划设计好新的建筑,还特别关注古建筑的维修和保护工作。我和同事们还亲自参与了布达拉宫、大昭寺、桑耶寺、萨迦寺等古建筑的维修保护工作,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遗产贡献了一份力量。”


图为20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拉萨新城资料 翻拍:王淑


图为20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西藏各地新城资料 翻拍:王淑


图为20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西藏各地新城资料 翻拍:王淑


图为20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西藏各地新居资料 翻拍:王淑


图为布达拉宫广场铺设工程现场资料 翻拍:王淑

  进入新世纪,西藏的各项事业更是进入了快车道。铁路、水库、教育、医疗设施、小城镇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的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向基层、向农牧民倾斜,让人民群众增强了获得感。机场、高速公路、新型农村、牧民定居点、现代医疗设施、古建筑维修、脱贫搬迁居民区建设等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

  谈到在藏工作的39年,陈锦平静适然。他从建筑设计员、工程师、住建厅长,到2016年退休,一直从事西藏的城填建设设计。亲眼目睹了西藏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经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建筑和西藏发展历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藏族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科技干部,树立起了西藏有建筑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民族团结的丰碑,藏汉两个民族在西藏大地上用智慧和心血筑就的建设成果,必将载入建设的史册。(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孔夏)

(责编: 韩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