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藏北故事】心中的羊皮袄

发布时间:2019-12-24 15:1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1989年12月26日,是我第三次走进藏北无人区。与前两次独闯无人区相比,此次是我最惬意、条件最好的一次旅行。

  这次去西部无人区,是因那曲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现场会将在文部办事处召开,我有单位的车坐,不用为天下第一号难题——没有交通工具而发愁。

  从那曲到文部的740多公里路程,我们的车队走了两天,途中夜宿班戈县。一路上,每到一所乡政府,“访问团”成员都要转一转,看一看。乘停车空档,我都要尽可能地选择高角度多捕捉些冰雪世界的精彩世界。

  隆冬的大草原,滴水成冰,狂风劲吼,奇冷无比。我每次爬屋顶、站墙头拍摄,总是缩着脖子,每次举起脖子上的相机,拍不了两张照片,就要将冻麻的双手揣进老羊皮大衣袖筒里暖和暖和。

  这是参加那曲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现场会的那曲县县长嘎玛,在与文部办事处干部交流。(唐召明1989年12月30日摄)

  我们队伍中,有位英姿飒爽的藏族女干部。她身着五彩藏袍、腰系子弹带、佩戴六四式手枪、手拿照相机,是时任那曲县县长、后任西藏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直至去年退休的嘎玛。她见我冻得不行,就向我的领导、新华社西藏分社朗杰建议说:“你们应该给唐记者做件羊羔皮袄,要不他拍摄太冷了!”出发前,我只是久仰这位闻名藏北高原的“巾帼英雄”,并不相识。今天,她关心一个素不相识的记者,并为之说情,着实让我感动。

  事后,从没有写过诗的我,写了首小诗抒发感情,“藏北称嘎玛,高原女强人。西部偶得遇,方见英雄色!”

  几年后我调到北京,青海藏族女记者华为列有次在京告诉我,她去玉树采访,遇到一起开会的嘎玛,女县长还夸我特能吃苦,让人佩服的事情。嘎玛当时是那曲地区11个县(处)唯一的女县长,原是班戈草原的牧羊女。她干练、果敢、不怕吃苦,性格比男子还要坚强,被人们称为“高原女强人”。

  嘎玛刚参加工作时,文化底子比较薄,但她以顽强的毅力刻苦自学,能力也迅速提高,34岁担任那曲县县长,成为西藏史上少有的女县长。

  嘎玛挚爱藏北牧民生活,从小喜欢骑马,13岁时曾从马背上掉下来,摔伤了右手腕,现在还留着伤,但她毫不在乎,每次下乡也很少坐汽车而喜欢骑马,并喜欢佩戴当时配发给许多干部的手枪,雄赳赳气昂昂,内心无比快乐。

  1993年底,嘎玛担任那曲地区副专员不久,藏北西部发生罕见的雪灾,她率队铲雪开路,将救灾物资及时送到灾民手中。在一个多月的抗灾救灾中,她冒着严寒和大雪,挨家挨户慰问受灾群众,组织抗灾工作,使灾民无一人死亡。

  嘎玛曾对我说,当一天副专员,就争取为老百姓多办几件实事;不当副专员了,就回班戈草原放牧,过几天清净的日子。

  1994年底,时任那曲副专员嘎玛到北京协和医院为治疗脑瘫的藏族孤儿玛西送去手表等生日礼物,我听说后前去采访报道,匆匆一见。当时,嘎玛已是西藏最年轻的地专级女干部。

  时任西藏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嘎玛到北京协和医院为治疗脑瘫疾病的藏族孤儿玛西送去手表等生日礼物。这是嘎玛在与住院治疗的玛西交流。(1994年底摄)

  嘎玛以办实事而闻名高原。1990年至1993年,她在担任那曲县县长时,修通了4条县乡公路,架起7座公路大桥,兴办了5所乡办小学。

  1995年,那曲卫生教育事业在她的努力下出现勃勃生机。那曲地区教育电视台的开播,《那曲教育》的创刊,在藏北高原教育史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我为此采写了“藏北草原的历史性跨越——那曲地区尊师重教纪实”(新华社拉萨8月13日电)的文字报道,被全国多家报纸登载。

  1998年,在嘎玛担任那曲常务副专员时,我到西藏拍摄国家的62项援建工程。到那曲一见面,她就送给我一面袋好吃的风干肉,让我带着路上吃。

  这是唐召明(右)在那曲比如县采访时,与西藏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嘎玛(左)不期相遇后合影留念。(唐召明提供,2014年7月11日摄)

  再后来,我从北京来藏北采访,几次与嘎玛在双湖县、比如县和那曲镇不期而遇。她自读了我送的《走遍藏北无人区》一书后,不再拒绝我的拍照,并笑着说:“说不定哪张照片还会出现在你的书里!”很是亲切。

  嘎玛身上浓缩着藏北人的性格。我所熟悉的藏北人,普遍豁达开朗、热情豪放。他们不论对方地位和职位的高低,总是坦诚相见,不改本色。这就是辽阔大草原所陶冶的藏北性格。(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责编: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