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天津市援藏医疗队医生:疫情当前,舍我其谁

杨元庆 发布时间:2020-02-06 16:10: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春节,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意义非比寻常,每个人都向往和家人团聚。长辈、晚辈们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叙说着过往,高歌着当下,畅想着未来。

  父亲罹患小细胞肺癌晚期伴多发转移,长期服用中药,间断放化疗控制病情,这是他得病后的第3个年头。父亲发病后的每一个春节,只要能调换出班来,我也不远千里陪父亲回家过团圆年。今年亦如此,我驱车带着妻子和7岁小儿回到了内蒙古老家过年。


图为天津市援藏医疗队医生杨元庆全家福

  2019年7月,正当我通过评审、晋升、聘任完副主任医师,还尚未正式承担副主任医师门诊诊疗工作,医院党委书记和党办的领导通过调查我的工作生活情况后,第一时间找我谈话,让我接受一项政治任务——援藏医疗工作,这项任务也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合院10年来首次选派医师参加中组部援藏任务,可谓一路“绿灯”,单位领导从我的家庭生活到工作方面,只要能想到的难题、问题,都倾力帮我解决,就这样,我成为了天津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与往常不一样的春节,武汉的声音传到了每个角落,武汉人民也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这个春节少了外出,一家人围坐在饭桌边,看着新闻,心系着祖国这次战胜疫情的决心,看着那么多逆行的同行,不由得为他们祈福。大年初一的下午还像除夕一样,一家人吃着团圆饭,微信里的一条消息亮了:藏医院当地医护人员1月28日返岗,援藏人员待命……这是我们医疗队领队张晓亮院长发来的。原本这个事情是我们身为医务人员的天职,可又与我这个不在岗休假中的援藏干部很遥远。这个消息还没来得及与家人说,第二天下午真正的命令就来了:“全体援藏医疗队人员28日返回昌都。”集结号吹响了,若有战,召必回,回家还不到一个月,要返昌了。如何与家人道别呢?看着患癌的父亲、受伤的妻子与年幼的小儿,父亲有母亲照顾,其实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儿,他们让谁来照顾呢?去年底,一个人承担照顾7岁小儿的妻子,边工作边照顾孩子的她,在一次给孩子做饭的时候,手不慎被绞肉机刀片割伤,致右手开放性损伤、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拇背神经、食指指背神经断裂。手指功能尚未恢复,还需要家人照顾。

  和张院长说明了情况,尽快安排家中事宜,及时归队。和家人、妻子商量后,当下先返回天津再定夺。大年初三,我和妻子驱车9个小时,从内蒙古返回了天津家里,一路上妻子不知含泪痛诉了多少遍,家里需要人在,你可否延后归队,我一边安慰着一边开车,到了家中,妻子看出来我内心中的不舍。她对我说:“你去吧!你给吉林的我爸妈打电话让他们来接我和孩子,不让你走,你会不甘心的。没有大家,何谈小家。”晚上给东北老家去了电话,岳父岳母很痛快地答应了,让我消除顾虑,去完成我的任务。妻子连夜帮我整理了行囊,嘱咐我把该办的事情都安排好。第二天,1月28日,我打电话告诉单位领导即刻返昌和家里的情况,领导嘱咐我卸下心理包袱,有什么困难和单位提,支持我的决定。还没来得及和组长张晓亮汇报我按时归队的消息,他已获知我准时出发的消息,来电话安抚我,叮嘱我一定要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

  晚上7点,杨灏领队和马福坤主任到机场为我们送行,为我们整个医疗队打气,又寄期望与我们,为我们打赢昌都的疫情防控这一没有硝烟的战斗增加了信心。


图为援藏医疗队在机场准备出发赴昌都

  一次华丽的转身,写照了身为医务工作者的那份责任,对不起,我至亲的人。疫情当前,舍我其谁,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图为杨元庆在昌都邦达机场

  29日上午,我们一行17人抵达了昌都邦达机场,同行的还有天津援藏指挥部为我们安排的厨师,解决了我们进藏后的饮食问题。就这样大家按照西藏自治区的指示,居家隔离14天后返岗工作,虽然都是医务工作者,但是毕竟又有专业的限制。这些天里,大家时刻都不松懈,密切关注着疫情问题,采取观看新闻、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方面知识,用知识武装大脑。


图为杨元庆

  疫情防控,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不能有丝毫差错!看着新闻里数以千计的逆行者,我们为他们祈福,而身处西藏的我们,也时刻准备着,迎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国西藏网 文/杨元庆 作者系天津援藏医疗工作队医生派出单位: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授援单位:昌都市藏医院医生)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