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乡愁藏韵:12年之约——鸡年再上孜珠寺(上)

陈丹 发布时间:2020-03-04 11:54: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第一次听到西藏“苯教”这个名词,道听途说的朋友将其作为一种邪教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后,使得我对于这个别称“黑教”的西藏古老宗教充满了恐惧。

  然而,十年后的2005年,我却要挣脱重重阻挠,冒着迷路、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险,不屈不挠地多次前往一座苯教寺庙——孜珠寺。这座寺庙位于西藏昌都市丁青县觉恩乡,道路极其艰险,海拔4800米。并且,那次下山以后,我默默告诉自己:十二年后,我一定还会再来!


图为2005年的孜珠山

  苯教是藏区最古老的本土宗教,在整个象雄时期以及吐蕃初期,它对早期藏族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佛教传入西藏的漫长过程中,佛教吸取了很多苯教的内容,才最终扎稳了脚跟,形成了地域性很强的佛教流派——藏传佛教。

  而今,这个历经几千年的古老本土宗教,被隐没在藏传佛教的浩大疆域里,佛教传入藏地以前那悠远的宗教文化,正在人们的记忆中越来越模糊,甚至被歪曲,连甚多的藏族人,都对苯教存在着巨大的误读。孜珠寺的存在,就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现在苯教教学体系最为完备的寺庙,还保存了大量的苯教经书、宗教仪式和法具器物。也就是说,它的存在,可以见证、并且还原部分西藏早期的宗教史。


图为孜珠寺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也是我多次冒险前去的主要原因。

  2005年7月那次之前,我已经两次上山采访,并且阅读资料,对苯教有了一点了解,之所以要在2005年7月再去,是因为时值孜珠寺十二年一次的大法会,它是苯教最盛大的活动。到时候孜珠山上会聚集最多的苯教信徒、有最完整的各种苯教宗教仪式、还有最原始的苯教宗教舞蹈表演……这是一次最好的接触和认识苯教的机会,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那将意味着,我要等上整整十二年!

  那一次,我进藏时身体状况极差,而且雨季的黑昌公路到处是泥石流和塌方,心中的担忧折磨着我:上孜珠寺的路途相当险恶,就是晴天都不容易上去,更别说雨季了。

  即使是西藏本地人,也很少有上过孜珠寺的,因为它太过偏远和险峻。它一头扎入莽莽念青唐古拉山最深处,矗立于高耸入云的险峰顶端。以前,从山脚到山顶骑马需要大半天时间,后来虽然修通了一条简易公路直达寺庙,但也只能在天晴路况好时才能通行,一遇到下雨,即便是本地藏族驾驶员,那是打死也不走的路。所以,在以路险著称的西藏,上孜珠寺的路当算是险中之险了!


图为来自桑多村的送燃料的信徒,他们背着牛粪要走4个小时才能到孜珠寺

  从昌都市到孜珠寺大概有350公里的路程,那个年代,在这条路上,性能最好的越野车,正常也要跑七、八个小时,如果出了意外,比如暴雨、泥石流或塌方什么的,时间就没个准了。

  而偏偏不幸的是,这三种灾害都被我遇上了。

  出发时还是晴天,车开出不到两个小时,暴雨倾盆而下,四驱越野车时速降到20公里,五个小时后,天已黑尽了,我的路程还没走过一半,正焦灼不堪的时候,前方山体上的土石滑落,挡住了去路——泥石流毫不留情地摆在了面前!我和司机还有陪同人员只好冒雨下车清理路面,搬石头时甚至还能听见山上的落石下滑的飕飕声,像无数条毒蛇逼近。

  我们清理了四五处泥石流的路面,艰难行进着,时间已是深夜12点过了。这时,令人绝望的事情来了——离丁青县城十公里的一个弯道处,一溜大车安安静静地排了一百多米——前面塌方了!


图为迎送仪仗

  今夜是不可能到达我计划中的丁青县城住宿了!没有地方住没关系,但如果明天早上赶不到孜珠寺,那将意味着我会错过最精彩的神舞仪式!绝望之余,决定折返20公里,反正都是等,不如到孜珠山脚下去等,那样离我的目标会近一些。

  抵达山脚,警察在雨中的路口值班,阻拦想冒险上山的车辆:“明早太阳出来晒干了路面才能上山,否则不可以上去”!我蜷在车里,一夜无眠。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屡阳光照进我的眼睛时,我几乎快要哭出来了——老天啊!你终于被感动了……

  两座笔直高耸的山峰挟持中,一条狭窄的土路出现在左前方,右边是一条深谷溪流,那条细窄得只容一车通过的小道扶摇直上——正是通向高不可攀的孜珠山。

  当海拔上升到将近4800米时,孜珠山那奇异陡峭的山峰出现在眼前,一如前两次见到她时同样的震撼。孜珠山也叫孜珠六台山,意为一个有六座山峰的巨大山体。孜珠寺的主殿就坐落在它们的下方,另有一些修行小屋镶嵌在它左边的山体岩壁之上,错落地悬挂在那里,充满了神异的气氛。仔细看,能发现山峰顶端停留着一些秃鹫,如雕塑般伫立不动,几乎与山峰连成一体。

  当我的车用了一个小时在险象环生中爬上山顶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平时空寂无人的孜珠山此时被几千顶白色的帐篷和数十万的人头占满了视线!苯教信徒们在二十天前法会开始时就从四面八方汇拢来了!无数的车辆从海拔4700米的公路一直泊到海拔4800米,活佛门口挤跪着祈求摸顶的信众,有不少人还搭起了商铺帐篷……


图为活佛给信徒摸顶

  从停车的地方爬上山顶活佛的住处,我极度虚弱的身体已经到了支撑的极限,拼命拨开挤在门前的信众——丁真活佛那亲和的面容终于出现在我眼前……这次见到活佛有种历尽磨难终于见到故友的激动,满腔的艰辛与苦楚化做热泪在眼里滚动,严重体力衰竭与缺氧让我只能躬着身体喘息,说不出话来。活佛让人拿出许多吃的喝的堆在我面前,还有特制的治疗高原反应的药粉,然后将我安顿在他身边的垫子上休息,不让我再起来活动,直到神舞开始……(中国西藏网 文、图/陈丹)


图为2005年作者与孜珠寺活佛丁真俄色的合影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