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藏族青年旦增称来:丢掉“铁饭碗”,有梦便去闯

发布时间:2020-05-29 15:4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国家公务员,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可旦增称来不这么认为。2014年西藏大学毕业的他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工作不到3个月便从气候温润的山南市错那县麻玛门巴民族乡毅然辞职回到了家乡日喀则市江孜县,在父母的反对声中开始去实现自己心中那个梦想。

  旦增称来的家乡江孜县是西藏自治区远近闻名的藏毯产地,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他从小耳濡目染。加之哥哥是乡里远近闻名的藏毯工人,小时候他总是好奇地看着藏毯上的图案,跟着哥哥问东问西。在对藏毯的不断了解中慢慢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为旦增称来 摄影:赵耀

  辞职创业的时候,旦增称来便把目光放在了家乡的藏毯上,成立了西藏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使用羊毛和植物、矿物染料,纯手工制作藏式挂毯、藏毯唐卡、藏毯,卡垫等民族手工业产品。


图为工人正在编织藏毯 摄影:赵耀

  成立合作社之初,旦增称来便遇到了人员少、技术弱、销售渠道窄等一系列问题。人员少,他便亲自上阵;技术弱,他便到处请教;销售渠道窄,他便依靠哥哥的人脉去销售。可慢慢地旦增称来发现,江孜传统藏毯工艺复杂、图案传统,很难满足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和多元化需求。多年的经营也导致现有的市场趋于饱和,竞争压力巨大。


图为工人正在编织藏毯 摄影:赵耀

  只有不断创新求变,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依托自己大学所学的设计专业知识,旦增称来开始了在藏毯的图案上下功夫。潜心钻研透视关系、色彩搭配、明暗对比等方式方法。2016年,他们生产的产品凭借独特的图案和视觉效果让人眼前一亮,一经上市就赢得了极大关注。据旦增称来介绍,这种“看照片纺藏毯的纸样使用技术”能够灵活地结合历史、宗教、建筑、绘画、书法等文化与功能,纺织生产多种文化融为一体且具有3D效果的藏毯产品。


图为工人正在编织藏毯 摄影:赵耀

  记得当初旦增称来在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遭到了许多传统藏毯老艺人的强烈反对,认为他的想法不现实、不符合实际,都予以否定。专业人士的不认可无疑是给当时心气正旺的旦增称来泼了一盆冷水。可这冷水却让他更加清醒地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当时给他们讲了一个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告诉他们只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有成功的希望。我极力地说服他们先试试,不管成功与否。”在旦增称来的坚持下,他们终于获得了成功,也收获了老艺人的认可。


图为工人正在编织藏毯 摄影:赵耀

  目前,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贫困户+基地+文化转型升级”的运营模式,实现了“不离乡不离土不离家”就业。已经有65名员工通过社内与社外两种就业途径获得稳定的收入,其中包括2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名残疾人。除了吸纳就业外,合作社每年还为江孜县的贫困户进行分红,2019年公司向85户分红23万元,积极履行着社会责任,发挥社会效益。


图为边巴欧珠正在修剪藏毯 摄影:赵耀

  在旦增称来新建的厂房内,23岁的边巴欧珠正在修剪藏毯。“我是2018年年初来到厂子里工作的,之前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只会和水泥,所以当时到厂子里什么也不会,是公司对我进行了培训。在师傅尼玛的帮助下,一年左右我的技术就已经娴熟了,已经可以熟练操作。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有4700元左右,我也把女朋友带了过来,让她在这里学习编织,而且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边巴欧珠言语之间满是幸福。


图为旦增称来合作社内的藏毯展览馆 摄影:赵耀

  谈到未来的打算,旦增称来说:“现在离自己当初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希望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实现品牌效益,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也希望通过自己和江孜众多藏毯厂的努力共同打造出一个地域品牌,扩大影响力增加收益的同时能够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就近就便就业。”(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耀 王媛媛)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