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四川理县丘地村:喜迎八方客 广结天下缘

发布时间:2020-06-12 11:05: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古尔沟镇的丘地村,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以种植蔬菜、采挖野生药材和放牧为主的普通藏族村寨。2005年,因狮子坪电站建设需要,整体搬迁到现在所处的大沟口,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发展。


图为丘地村喜迎八方来客(理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一穷二白到全国知名

  联办集体牧场,年均分利达20余万元;投资水电产业,每年收入120万元以上,人均年分红利可达5000元左右;成立旅游合作社,全村日接待能力达到1000余人,旅游年收入不低于80万元;拥有集体资产2000余万元,村集体年均收入上百万……

  看到这些数据,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由59户、263人组成的藏族村寨创造的财富。以嘉绒藏族为主的丘地村在2005年整体搬迁后,实现了水电、畜牧、旅游第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现代腾飞经济,完成了从传统农业村寨到旅游精品新村的巨变。丘地村多次被省、州、县授予“省级文明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等十多个荣誉称号。2019年,丘地村成功创建3A级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780元。

  新观念新思想 水电移民成东风

  2005年,借水电移民搬迁的东风,丘地村村两委会利用集体牧场历年积累收益和因征占村集体林地、荒山等获赔资金600余万元,与当地其他几家公司共同投资1.18亿元,修建总装机容量1.6-2.0万千瓦的九架棚电站。其中,丘地村占股25%。电站建成投产后,丘地村年均收入超过120万元,人均年分红5000元,村民摇身一变都成了股东,每年的分红成为群众稳定的收入来源。


图为丘地村所售卖的各色农产品和名贵药材

  “支部+合作社”模式牧业旅游业两手抓

  为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丘地村两委会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研究决定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大力兴办集体牧场,实现牦牛集中养殖和统一经营,使群众的“宝贝疙瘩”有了专人管理,并配有专业兽医照料,让群众获得“分红”的同时,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拓宽增收渠道。经过几年的滚雪球式的发展,集体牧场的牦牛由最初的存栏700余头发展到2019年底存栏1600余头、出栏350余头,经济收益达200万元。

  而除了牧业之外,独特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丘地村最大的品牌优势。得益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光照,这里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宽广,既有川金丝猴、黑熊、血雉等国家保护动物,也盛产虫草、松茸、羊肚菌、党参、天麻等名贵药材。该村两委会瞄准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态势,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丘地村藏家乐乡村旅游合作社”。据丘地村村委党支部书记肖新明介绍,除了普通的乡镇旅游外,丘地村还结合当地温泉、高山滑雪等特色项目,提出了发展成为“古尔沟温泉康养度假区”、“嘉绒藏寨民俗风情体验区”和“户外登山探险宿营地”的目标,真正实现村寨里一年四季都有游客,而不仅限于旅游旺季的目标。截至目前,丘地村旅游接待容量每天可达1000人左右,人均年旅游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


图为丘地村藏家乐门前悬挂的评比标识牌

  评定+激励 营造和谐新村氛围

  在丘地村每家藏家乐的门前,都挂着一个标识牌,上面清楚地写着门牌号数、住户姓名、星级评比结果,以加强日常指导和管理,避免出现无序发展和管理混乱的情况。合作社还成立了评定工作组,协同县旅游局、村“两委”会到社员家中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从硬件设施、环境卫生、服务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比。

  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让村容村貌表里如一,使藏寨景致得到更好地挖掘和彰显,丘地村整个村寨的生态冲水式厕所已全覆盖,污水处理站已投入使用,从源头上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完善垃圾分类制度,通过农民夜校、“三会一课”等平台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建立垃圾分类转运点2个,发放垃圾分类桶59个,全村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提出,乡村旅游要有前瞻眼光,既要鼓励发展乡村农家乐,也要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提前制定措施,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丘地村因地制宜,在这样一段传奇发展中所探寻的新思路、采取的新手段、营造出的新氛围,无疑是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所做出的最好注解。(中国西藏网 记者/杨眉笑)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