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囊谦扶贫产业园:星星之火 终成燎原之势
图为囊谦县扶贫产业园中的孵化楼
中国西藏网讯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曾是玉树州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历史上茶马古道、唐蕃古道、古盐道的重要节点。然而由于高寒缺氧、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不足、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让囊谦成为深度贫困的代名词。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腹地的囊谦县,该如何脱贫致富,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呢?近日记者来到了囊谦县扶贫产业园,进行了一番实地调研和采访。
据囊谦县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囊谦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钟灵毓秀之地,藏酒酿制、黑陶技艺、绣刻艺术,流传千年。但是这些较小规模的产业,由于缺乏正确的市场拓展和引导,一直维持在家庭小作坊的规模,无法达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目的。
图为扶贫产业园里各家企业都有的贫困户信息栏
在2016年,囊谦县政府通过前后三期项目投资,累计投入4198.6万元先后建成了研发楼、厂房、孵化园、员工食宿楼、办公楼等一系列产业园配套设施,整个扶贫产业园目前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共有13家小微企业进驻产业园,员工136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82人。这些贫困户每个月能在各家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业务能力、企业产品销量情况等拿到1500-3000元不等的工资收入。
图为画师正在为藏式面具上色
囊谦嘎玛博秀刻画艺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入驻企业。据公司负责人白玛玉珍介绍,该刻画艺术有限公司的雕塑师们负责制作各种金、铜佛像、泥塑、传统布料面具以及其他动物雕像,寺院配套产品等艺术品。同时,企业为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在雕塑师们收的20个学徒中就有8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可以在学习泥塑的同时拿到2000余元的工资。目前该公司所建造的吞米·桑布扎塑像、汉地圣人孔子塑像等已经落地当地民族中学,得到师生们的一致肯定。
图为多种牦牛绒、山羊绒手工制品
来自原牧人传统手工艺发展有限公司的尕生,则对扶贫产业园竖起了大拇指:“政府在产业园为我们提供了远低于市场价的租金,还有配套齐全的宿舍、办公室等。搬到产业园,我们从牧民那收集运输过来的牦牛绒、山羊绒等原料的储藏条件好了,产品外销也更加便利。”
除了建立产业园外,囊谦县政府还通过多次招商引资,请到来自于北京、上海、云南等地的商家客人来囊谦县实地考察。玉树岗帝斯地方土特产有限公司负责人代青巴措告诉记者:“通过展览和推销的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这儿藏香的品种和质量,打电话向我们预订,哪怕是疫情期间,我们的订单都是需要排队的。”
“目前扶贫产业园的企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中小型企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品创新能力不足,设计包装营销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囊谦县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分析说,正是这三大因素导致产业园面临产业选择难、对外销售难、后续发展难的问题,“在目前群众的增收结构中,大部分依然来源于国家政策支持。让产业做大做强,还要依靠创新的思路、高水平的人才、先进的管理经验来推动,为农业注入现代科技力量,为产业发展构建科学体系支撑。”
图为产业园工作人员制作藏香
今年4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出公告,包括玉树州囊谦县在内的17个县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正式脱贫摘帽。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囊谦县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一大批经营主体茁壮成长,有效解决了一部分贫困户家庭剩余劳动力就业,更多的贫困户分享了农牧业产业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以产业提升带动脱贫致富。随着政策扶持的不断深入,囊谦县这些“宝藏”级的技艺终于可以接轨市场,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中国西藏网记者/杨眉笑)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加查县安绕镇热果村仁青林易地扶贫搬迁点迎来第一批住户
“挪穷窝,拔穷根,奔富路。”在这个阳光明媚、绿意盎然的时节,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仁青林易地扶贫搬迁点迎来了大喜事——95户243人贫困户入住。[详细] -
四川壤塘:扶贫必先扶“智” 非遗传习所终成脱贫新答案
近日,当记者来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壤塘镇的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时,教师孟兰自豪地告诉记者。 [详细] -
别了,贫穷!——山南加查县易地扶贫搬迁见闻
6月,雅鲁藏布江峡谷进入雨季高峰,但其律卓玛已不再对雨季的到来而提心吊胆——随着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展开,其律卓玛一家彻底告别住房漏雨危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