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一颗猕猴桃连着老郑和僜人

发布时间:2020-09-27 13:34: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翻过海拔4900米的德姆拉山口,去往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的路,开始一路蜿蜒,直到抵达平均海拔1600米的下察隅镇。

  来到下察隅镇夏尼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将新采摘下来的猕猴桃挑选、包装。不远处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藤蔓爬满支架,颗颗硕大的猕猴桃垂挂绿叶间。此时,夏尼村村民雄伟龙的电话也响个不停。秋分已过,猕猴桃大量上市,他接到了许多订购电话。


图为下察隅镇夏尼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包装猕猴桃 摄影:王媛媛


图为下察隅镇夏尼村僜人妇女正在采摘猕猴桃(资料图)图片由雄伟龙提供

  8年前,猕猴桃对于夏尼村的僜人们来说还是个新鲜事。在林芝市察隅县兴农猕猴桃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天成的带领下,村民们将原来的玉米地种上了猕猴桃,株株猕猴桃树硕果累累,鼓了他们的荷包,也让他们收获了与“外乡人”郑天成的友谊。

  2001年,郑天成来到西藏自治区寻找商机。“我发现察隅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种猕猴桃,就决定留下来,在这里干。很快就成功了,又很快失败了。”

  “折腾了近10年,没干别的,整天都待在地里。”2012年,郑天成总结经验重新开始,承包了夏尼村23亩猕猴桃基地,从事猕猴桃产业经营。因为猕猴桃种得远近闻名,大家都称郑天成为“老郑”。

  彼时,种惯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夏尼村人对种猕猴桃并不看好,但村民雄伟龙不这么看。“老郑说把猕猴桃种好了,绝对会超过种玉米的收益。我就想赌一把,就跟着一起种了。”

  2012年春节刚过,雄伟龙家的两亩地就种上了猕猴桃。“苗子是老郑提供的,如何管理也是他手把手的教。”雄伟龙记得很清楚,第三年,猕猴桃结果了,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一斤卖三四十元,不到一个星期就卖完了。”

  村民们看到雄伟龙家的猕猴桃卖得好,也陆续开始种植猕猴桃,并得到老郑的支持。雄伟龙也将自家的猕猴桃种植扩大规模,增加至10亩。夏尼村种植猕猴桃的人多了,老郑也将他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辐射到京东村、松古村等村落。

  土地从村民手中流转,收取租金的同时,村民们再通过务工、分红等方式增收。老郑说,猕猴桃种植基地年提供村民就业岗位上万人次。村民们的工资根据除草、修枝、摘果、套袋等工种的不同,最低的每人每天160元,最高的每人每天200元。“每年带动群众增收在300万元以上。”


图为下察隅镇夏尼村猕猴桃种植基地的种猕猴桃的老郑 摄影:王媛媛


图为下察隅镇夏尼村猕猴桃种植基地的猕猴桃 摄影:王媛媛


图为老郑的妻子在下察隅镇夏尼村猕猴桃种植基地采摘猕猴桃 摄影:王淑

  2018年,“察隅猕猴桃”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老郑和他的僜人兄弟们种植的猕猴桃也越走越远。察隅县已有6个村发展了猕猴桃产业,总规模达到2352亩,其中僜人聚居村种植规模就达到了1440亩,直接带动6个村281户1456人“不离乡不离土”参与产业发展。

  对于雄伟龙来说,这是“赌对了”,只要人勤快,没什么干不了。对于老郑来说,察隅猕猴桃还有更远的路要走。明年他的猕猴桃产量可以达到100多万斤,他想将猕猴桃销售得更远,让大家都因为这颗颗猕猴桃,走上致富路。(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王媛媛)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