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县“格桑”姐妹:小蔬果托起致富梦
中国西藏讯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依托农业优势资源,打造“白朗蔬菜”品牌,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经过多年的发展,蔬菜产业已经融入到白朗群众的生产生活中。白朗蔬菜不仅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更是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摇钱树”。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一座座温室大棚如同一个个“聚宝盆”,铺就了乡亲们的致富路。
白朗县巴扎乡彭仓村成立了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培训、统一投入、统一管理等方式,让当地农民学会蔬菜种植及管理技术,增加经济收入,助力农民脱贫致富。藏族姐妹德吉卓玛和格桑旺姆是彭仓村乃至白朗县有名的青年致富带头人,作为90后的姐妹俩用智慧和勤劳,耕耘出了蔬菜产业的满园春色。
图为“格桑”姐妹俩(左为妹妹格桑旺姆,右为姐姐德吉卓玛)
现年26岁的格桑旺姆2017年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在毕业时的一次宣讲会上,格桑旺姆了解到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内心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毕业后的她回到自己的家乡白朗县彭仓村,和29岁的姐姐德吉卓玛一起进行果蔬种植。
2019年,在政府援藏资金的帮扶下,姐妹俩通过土地置换在彭仓村建成13个温室大棚。经过引进果蔬新品种和技术积累,姐妹俩的蔬菜大棚现在已经种植了包括西葫芦、西红柿、青红椒、黄瓜等十几种果蔬,实现大棚种植收入大幅提升。
图为姐妹俩大棚里种植的小西瓜
图为姐妹俩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
为了更好地带动全村人一起脱贫致富,姐妹俩和同村的另外6户村民一起成立了白朗县金丰园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聘用了多位当地村民进行蔬果种植,其中还包括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位残疾贫困户巴珍。贫困户巴珍的丈夫去世了,自己听力有障碍,还带着两个孩子,她来到姐妹俩的大棚里工作,不仅食宿全包,每个月还能够领到3500元的工资,年底分红达到了2万余元。
图为姐妹俩在自家店里分拣蔬菜
大棚有了,新鲜的蔬果源源不断地从这里产出。但是村民们却往往只能自己驾驶拖拉机,每天运送有限的农产品去县里摆地摊卖菜。效率低、蔬果容易变质。为了解决村民们“单打独斗”的问题,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格桑旺姆申领了5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补贴资助,两人在白朗县城开了一家蔬菜销售店,并为自家的蔬菜定制了包装盒,进一步打响品牌效应。有了固定的店面,新鲜蔬果的储存问题得到了解决,每日销量也变得更好。格桑旺姆在大学的专业正好就是会计,姐妹俩分工:姐姐管理大棚、培训雇工,妹妹负责果蔬销售和店铺运营,两人密切合作,事业蒸蒸日上。
脱贫不等不靠,致富靠头靠脑。“格桑”姐妹俩通过积极的思考和勤劳的双手,顺利实现了温饱有余、衣食无忧的脱贫目标。谈到今后的目标,姐妹俩表示想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将蔬菜销售店从白朗县开到日喀则甚至拉萨;同时为自家的蔬菜大棚修建冷库,让更多的人吃到优质新鲜的白朗蔬菜,带动全村的村民一起致富增收,共同富裕。白朗县“格桑”姐妹俩的致富故事,正是一个个逐渐走向富裕的西藏新农村的真实写照。(中国西藏网 记者/杨眉笑 张亚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戈壁荒滩变产业园 西藏规模化有机枸杞种植如今怎么样了?
枸杞是一种耐旱耐盐碱、喜光照的灌木经济植物。处于高海拔地带的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枸杞经过三年的试验种植,最终于2018年成功地选育出适合西藏生长的枸杞品种,在白朗县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有机枸杞种植基地。[详细] -
西藏白朗县变成“百果园”摘掉“穷帽”全凭它
“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有着甜到人心里去的西瓜,五颜六色的彩椒。[详细] -
西藏日喀则白朗县电商崛起 看蔬菜种植如何助农牧民脱贫致富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当下,西藏各级村镇也积极搭乘电商这列“致富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