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黄寺论坛闭幕:30余位专家从这一视角解读佛教中国化
中国西藏网讯 以大昭寺、桑耶寺、雍和宫等寺庙建筑探讨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以龙纹、擦擦、牌匾等寺庙附属品为例研究其反映的佛教中国化状况……11月26日至27日,50多位来自10余家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和多家文博单位的专家学者,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代表,以及通过线上视频参会的来自香港、上海、广州三地的参会代表共聚第五届黄寺论坛,围绕佛教中国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图为第五届黄寺论坛现场摄影:王茜
图为第五届黄寺论坛部分发言人 摄影:王茜
论坛现场,35位与会代表各抒己见,观点精彩纷呈。
北京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军以雍和宫的匾额为切入点,阐述了其从使用方式、功能作用、匾文内涵、文字词汇和造型艺术等方面反映了清代佛教中国化的状况;河北省承德市普宁寺住持莫日根图围绕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承德普宁寺包含的“藏汉印”三样建筑风格的建筑特色,从建筑的角度分析了佛教的中国化赋予了藏传佛教更多弘扬的契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后解加馨于通过对北京智化寺铜钟铸造铭文内容的梳理,结合曼荼罗构建空间布局方式,解读了铜钟所表达的宗教文化内涵,揭示了佛教文化与中原本土文化在思想上的交汇与艺术上的融合;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汉文编辑部执行主编易文文系统介绍了甘丹寺建筑的形制与色彩、功能、宗教地位,阐述了宗喀巴大师的功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从而说明了佛教理论阐述和学经制度中国化的形成及其特点;北京雍和宫管理处讲解员黄文对雍和宫法轮殿内的法物法器及其佛事活动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阐释了汉、藏文化在雍和宫法轮殿的建筑、装饰及其佛像法器等方面的完美融合与体现。
图为参会者在论坛现场摄影:王茜
图为黄寺论坛现场,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学员正在做笔记摄影:王茜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宝贵贞代表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刘成有院长发言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部署,为从事文化研究、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本届论坛以“从寺庙建筑看佛教中国化”为主题,围绕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展开讨论,凝聚共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佛教文化的沟通与和顺。
论坛闭幕式上,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刘鹏作总结发言。他谈到,此次论坛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举办的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参会嘉宾的发言主题鲜明,论证充分,深刻解读和剖析了我国寺庙建筑和佛教中国化的内在联系。他指出,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历程,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寺庙建筑见证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在不同时期,寺庙建筑风格不断变化,但都是顺应时代发展而变化,佛教中国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中华民族融合的见证。同时,寺庙建筑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佛教中国化的成果,也是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起点。正如,西黄寺是藏传佛教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的见证,从一个历史终点,开始另一个历史起点,新时代赋予西黄寺新的历史使命。他强调,只要把握好寺庙建筑护国、护民、护法的三种功能,寺庙建筑将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永放光芒。他最后表示,欢迎更多的专家学者、宗教界朋友关注并支持黄寺论坛,共同在推进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姚浩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第五届黄寺论坛在京举行
11月26日,第五届黄寺论坛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举行。[详细] -
萨迦班智达与凉州会谈有何历史渊源?这个展览揭晓答案
5月18日,时值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暨西黄寺博物馆开放一周年之际,《萨迦班智达与凉州会谈》展览开幕仪式在北京西黄寺博物馆举行。[详细] -
洛桑次成:坚定的“拓然巴”求学之路
5月14日清早,巍巍西黄寺阳光和煦,鸟鸣交织,熟悉的清晨一如往常。对于洛桑次成来说,今天却不如常,他比平时起得都早---“今天是个大日子,我的心情有点紧张”。简单洗漱过后,他径步走到清净化城塔前祈诵。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