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决胜2020】幸福生活从这里开始

发布时间:2020-12-21 16:3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贫困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之战不断推进,为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不断取得决定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新的部署。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他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

  如今的十八洞村环境优美,引来游客“打卡”,村民也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摄影:欧帆

  多年来,十八洞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着力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全面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探索出了公开公平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典型引路和正向激励相结合,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留住乡愁与彰显美丽相结合,建强村级组织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相结合“五个相结合”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经验。

  十八洞村是全国各地脱贫攻坚实践的一个缩影。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经过8年的精准扶贫、5年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各地先后脱贫摘帽,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不断在祖国大地上绽放。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记者走访湖南、湖北、安徽三省多地,记录下这里的脱贫故事。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竹山村,通过“旅游+扶贫”的方式,山区变景区、旧房变新房,村民也有了稳定收入。图为采访时,一位村民展示自己的工资卡 摄影:李源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的烟灯堡村地处湖北省西部,位于长江西陵峡畔,这里是脐橙栽培的适宜区,是天然的“水果保鲜库”。200亩的现代农业脐橙示范园沿着山势从上至下分布,金黄的果实点缀着翠绿的果树,面朝长江,山青、水秀、瓜果香甜。

  图为烟灯堡村的现代农业脐橙示范园,“田间小火车”自动化轨道运输系统改变山区橙农“肩挑背驮”的历史,一键轻松运输,实现了“果品运出去,肥料运进来” 图片来源:荆楚网

  自2009年以来,郭家坝镇立足柑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在烟灯堡村率先实施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脐橙核心示范园,并于2011年建成脐橙核心示范园200亩、精品果园2000亩。

  2010年,村里68户、208人自发组成合作社,让懂得种植技术的人带领大家开始建设现代化农业果园。通过合作社的统一管理,曾经的贫困户们学习了脐橙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方式,掌握了技术的同时,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近年来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果园实现了生产标准化、品种优质化、道路网络化、水利管网化、栽培生态化、运输机械化、经营组织化的高效生态模式,形成集生态、高效、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雏形。脐橙亩收入达1.5万元以上,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库区柑橘产业的提档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截至2019年,秭归县种植脐橙达40万亩,年产量60万吨以上,脐橙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2018年,秭归率先脱贫摘帽,“小”脐橙成为了致富的大产业。

  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当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图为干净整洁的太安社区 摄影:欧帆

  十多年前,安徽女孩吴艳艳远离家乡,前往上海打工。在上海,她遇到了自己现在的爱人,两人相识、相爱,一年后,她远嫁湖南。为了谋生,两人婚后继续在上海打工,基本上一年才回一次家,“乡愁”始终萦绕在两口子心头。

  一转眼多年过去,公公婆婆慢慢变老,照顾孩子逐渐变得吃力,甚至他们自身也慢慢需要照顾。作为一位母亲,在吴艳艳心里“小孩才是父母最大的财富”。回家这件事,已经迫在眼前。

  机会发生在2019年。随着易地扶贫搬迁点太安社区的建成,吴艳艳一家搬进了社区的楼房里。在这座湖南省占地面积最大、建设有52栋安置房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有1392户、5331人。吴艳艳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图为太安社区的扶贫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工作 摄影:欧帆

  伴随着新房一起到来的还有新工作。2020年年初,吴艳艳回到新家时,通过太安社区的就业平台看到了社区内扶贫车间的招聘信息,并顺利成为了服装加工车间的一名管理人员。如今,她每天八点下楼上班,不出社区就有了稳定的收入。除了吴艳艳所在的服饰扶贫车间,社区内还有电子元器件加工的扶贫车间,可吸纳各类就业1000余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左右。

  近年来,沅陵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探索实施了“四有四安”后续帮扶模式,为易地搬迁群众打造了顺心、安心、暖心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环境。其中,在帮助居民就业方面制定出台了就业增收“十条”措施,为劳务输出、扶贫车间就业、本地园区就业、扶贫特岗就业、自主创业、城镇就业、打零工等多种就业渠道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方式,实现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搬迁群众就业全覆盖。

  李斌身患残疾,现住高岚村小溪沟易地扶贫安置小区——小溪沟梦圆家园。易迁后,当地为李斌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让他参与清扫周围街道、景区公共厕所管理等工作,每年有9000元的固定收入。李斌的父亲李明兴说:“李斌现在的收入够他的生活开支,我们的日子也变好了。”图为小溪沟村圆梦社区 来源:荆楚网

  电商在农副产品销售方面大有可为

  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的砀山县素有“世界梨都”“水果之乡”的美誉。然而在2016年春季时,砀山苹果滞销,广大贫困户陷入困难。


图为安徽砀山电商协会内的物流中心 来源:新华网

  “危机”关头,2015年成立的砀山电子商务协会开展“水果义卖”“酥梨众筹”等公益促销活动,帮助果农网上销售水果,尝试解决果农水果滞销难题。同时,带领县域电商、微商奋战在农村一线五大重点水果区,短短一个多月,就帮助果农销售苹果3000余万斤、增收1800余万元,帮助1800多户贫困群众解决了销售难题。

  坐在家里敲敲手机,就能把自家的水果销售到全国,果农亲眼目睹了电商、微商的作用,发展电商的热情也被点燃。经过多年发展,砀山县电子商务协会已拥有会员单位68家和256个电商个人加入,副会长单位11家,理事单位30家,规模以上电商企业覆盖率达85%以上,注册各类水果品牌达1000多个,2019年协会会员电商交易额突破30亿元。

  与此同时,砀山县政府指导电商协会在全县开展“一个电商一个村,精准帮扶助脱贫”活动,为电商企业与贫困村(社区)搭建对接平台,坚持“因地因企制宜”与“精准扶贫到户”相结合,通过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收购、吸收劳动力等方式开展精准帮扶,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实现政府、电商企业和贫困家庭三方共赢。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县政府动员5家电商企业与全县5个水果生产大镇结对,帮助贫困户销售水果。5家电商企业以每市斤高出市场价格1-2角钱的价格收购贫困户家中水果,线上线下同时销售,仅用10天的时间,就将5个镇所有贫困户家中的832万斤“清零”销售。目前,全县已有198家电商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户6000户,疫情期间收购贫困户酥梨1342万斤。充分发挥电商带动力,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如今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柏杨坝镇易地扶贫搬迁点,已经成为了一条“网红街”。今年5月以来,这条街道上诞生了网店和网络直播间6个,易迁安置户“sun菇娘”“幺妹儿”成为本土直播带货网红,124户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实现平均月收入6000元以上 摄影:欧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些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展望“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信心百倍,充满希望!我国经济社会必将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幸福之路将不断延伸,越走越宽。(中国西藏网 文/欧帆)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