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脉相承。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这些年,我国农业连年丰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总体和谐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农业科技创新,要遵循农业科技规律,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节本增效、质量提升、生态改善、现代经营等多项目标,加快突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生物种业、绿色投入品、现代食品、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功勋小麦”品种济麦22,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鲁单9088”,熊蜂规模化周年繁育技术及产品,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国家新兽药“清营口服液”,大蒜直立精量播种机……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性强,先进实用,生产应用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乡村宜居宜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优势和宝贵财富,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利器。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加快解决农业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大力提倡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
近年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地膜综合利用,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一系列农业绿色发展行动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加快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农业兴,百业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首先要实现农业内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适度经营规模、作业外包服务和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其次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多产业的相互循环,产生叠加融合的放大效应,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打破,城乡资源双向流动情况越来越多,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信息等产业均有长足进步,“农业+ ”的多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2021年,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只有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才能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西藏网 文/孙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文化康养促振兴,共建京郊好乡村
就在全国人民上下齐心迈向全面小康,全面布局“十四五”新规划之际,2020“中国健康好乡村”长哨营大型健康生态产业帮扶项目(以下简称“长哨营项目”)于12月26日在京郊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正式启动。 [详细] -
2020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西藏类乌齐喜获3项大奖
12月22日,2020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开幕式和颁奖仪式在海南省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