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清明节 让绿色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又是一年清明时,天下无客不思家。每到清明节,后人不忘已故先辈,墓前寄托哀思,是中国人礼敬祖先、追远慎终的传统观念。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墓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清明祭扫活动中互相攀比等现象仍时有发生。比谁敬献的花圈大、谁供奉的祭品多、谁的祭扫排场气派,盲目攀比炫耀让祭扫失去了缅怀先人的初衷。
清明节祭扫是为了铭记逝者的音容笑貌,传承逝者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在提醒后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孝敬健在的长辈,少一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更有质量。
清明节祭扫,也是对逝者的感恩。礼仪到了,心意表足即可。挂纸烧钱,虽然是传统表达方式,但燃烧祭品后所产生的烟尘和纸灰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火灾的危险系数也随之增加。往年因清明节不当祭扫,引发火灾的事例时有发生,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也让涉事个人付出沉重代价。
因此,今年,我们不妨带着鲜花和水果去祭扫,或在网上进行“云祭扫”,身体力行践行绿色文明理念。无论是前往现场寄托哀思,还是在心中默默悼念,都是对生命的感悟,都是对过往的怀念。无论形式如何,清明节本身的精神内涵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我国当前仍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我们依旧不能放松警惕之心。应自觉响应号召,减少出行,避免聚众,勤洗手,多通风。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寄托哀思,用心、用情缅怀逝者,严于律己做好新时代绿色文明理念的引领者、倡导者、践行者。
生者安康,逝者安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传承千年的节日在新时代中被赋予新的内涵。让我们在祭祖寻根中省思生命的意义,在行孝尽哀中体味亲情的价值。今天我们转变传统观念,倡导绿色文明理念,就是为了明天能让子孙后代离绿色更近一点,更加懂得春祭之节的多种内涵。(中国西藏网 文/周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