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察: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充分体现
中国西藏网讯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深切关怀西藏各族人民,不断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向前,取得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丰富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开创和奠定的西藏革命事业,深入研究和探讨和平解放西藏的光辉历史及其重大现实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和加强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月6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纪念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中央社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会议主题,多层次多视角进行了历史史料考证,深入挖掘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探析和平解放西藏重大决策的历史背景及思考。这些研讨成果对于新时代背景下西藏和平解放史研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图为学术研讨会现场 摄影:欧帆
和平解放开辟了西藏繁荣发展的新路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朱晓明围绕“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可以治理好西藏”的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朱晓明表示,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开辟了西藏发展进步的历史道路。
朱晓明介绍,回顾西藏从和平解放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一贯的大力帮助下支持下,西藏走出了一条边疆地区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改革开放、扶贫攻坚、团结稳定、发展繁荣的新路,谱写了带有酥油糌粑味的红色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求解放、谋幸福的宏伟事业中,值得浓抹重彩大书特书的辉煌篇章。
藏传佛教中国化是必然趋势
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班班多吉认为,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为引领和铺垫,去理解和诠释印度佛教,必然会带上中国本土文化的印记。佛教传入中华大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灌入了中国传统思想元素。
与此同时,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个表意的符号,也代表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中国人通过几千年的奋斗把梵文翻译成汉文和藏文,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中国化、最大的本土化。中国佛教是在中国特定的政治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不同理解,使印度佛教文本原意出现了时代化、本土化,这是必然的、合理合法的、不可抗拒的。藏传佛教是也是如此,印度佛教经过不断的历史演变,在西藏地区发生了与当地相适应的改变。萨迦派的形成,其经典是经过历代萨迦班智达贤者们共同阐释、发展的结果。如同禅宗一样,达摩进入中国,他只有很少的授受,到六祖慧能才有了《坛经》,是中国化了佛教。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充分体现
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藏学专家喜饶尼玛介绍,和平解放是西藏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在抗美援朝这样的困难时期,解放军进藏时的装备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族人民的支援和帮助。其中包括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工人生产的钢材、机械、圆球、钢针、铁锤,北京、天津生产的雨布、防保布,华南生产的白糖、红糖、毛巾等等。可以说,和平解放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血,共同体意识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各族人民的心中,实践于各族人民的行动当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充分体现。
喜饶尼玛认为,在近现代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救亡图存的历史大潮中,各个民族、各个行业都在为民族团结做贡献。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才能实现国家统一、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才能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自在向自觉的跨越,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础。
要加强对青少年开展中国历史的教育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岩认为,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一直存在的。特别是近代以来在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就西藏而言,学党史、西藏地区的历史特别是西藏和平解放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常重要。涉藏的宣传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特别是要着重考虑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在教材读本上,既得有像《西藏通史》这样的大部头,也要想办法讲好小故事,用适宜现代传播的手段做出一些既有新意,又有历史价值的宣传产品,达到普通大众和青少年学习理解的效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为西藏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民族和宗教教研室教授王小彬认为,近年来,关于西藏当代史的研究有很多的新成果、新进展,但是新披露的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一些珍贵资料还没有挖掘、使用出来,开发率、使用率还比较低。应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讲好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经济文化认同的过程,回应国际上一些以讹传讹的错误观点,这些方面都还有很广阔的研究空间,有很多工作要做。以美国学者梅•戈尔斯坦的《西藏近现代史》(四卷本)为例,书中使用的材料丰富、研究立场相对客观。应进一步利用该书的价值,回应被西方“误读”的西藏近现代史及一些当事人在境外发表的一面之词,“借力打力”,从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讲好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故事,做好涉藏外宣工作。
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宋月红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整个中国、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在研究时应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这样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同时,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位置上论述清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家意识非常重要,核心是祖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强国,也要围绕国家意识的主线来看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关注西藏社会基层、普通大众心理意识的研究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杜玉芳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为重新审视、重新梳理西藏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历史纵向来看,国家、社会是动态的、有机的整体,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相互互动、相互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民族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的,各种作用间的联动和影响在现代史学当中反映的还不够。
杜玉芳认为,目前,西藏历史研究侧重于上层、法律、制度、精英,对社会基层的关注度还不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心的认同是最终的认同。应该加强对社会基层、普通大众心理的研究,体现西藏和平解放后社会基层的潜意识、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变化。
加紧建设涉藏研究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总干事廉湘民认为,从和平解放到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社会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社会主义文化主导了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西藏进入平稳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纪念西藏和平解放以及开展涉藏研究需要站在新时代角度。我们需要加紧建设我们自己的涉藏研究理论体系、话语体系。
充分认识西藏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主任公保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历经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几个重要时期,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伟大跨越。在这个过程中,西藏民族团结的基础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脱贫攻坚工作,截至2019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值得注意的是,西藏的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着特殊情况,一是面临严峻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二是面临极为严酷的自然环境,在充满复杂性、艰巨性的现实挑战下,党中央集中力量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雪域高原的绝对贫困问题,这是不亚于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的重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巨大胜利,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西藏自治区的成功实践。实践充分证明,西藏工作只有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
图为与会专家学者与工作人员合影 摄影:欧帆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莎在总结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西藏的发展实践生动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和发展的过程。西藏和平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是一件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回顾总结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袁莎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民族工作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交给我们的课题。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讲好汉藏民族融合与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西藏故事,谱写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雪域篇章。(中国西藏网 记者/易文文 欧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4月6日,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纪念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详细] -
中国藏学论坛暨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1月2日,中国藏学论坛暨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藏学研究领域的50余位专家出席了论坛。[详细] -
2020年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研讨会闭幕
11月13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共同举办的“2020年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研讨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闭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