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网评:守护生态环境 不负青山不负人

发布时间:2021-06-03 20:5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存、生活、生产、发展,这种共生关系是与生俱来的,能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类自身的考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时期,中国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面临多重压力的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中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力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不仅为推动中国由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范式转型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引,也成为人类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共同财富。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十分珍贵。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心愿强烈,蓝天、碧水、好空气等生态产品,已成美好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要素。

  绿水青山可以创造金山银山。近年来,不少老百姓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既实现“生态美”也带来了“经济美”。在广袤的乡村,好生态就是吸引力、生产力。绿起来、“靓”起来的乡村不仅吸引游客,更吸引企业。靠着“环境入股”,一些村庄蹚出良性发展之路,也为乡村振兴找到方向。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未来还任重道远。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不忘初心,永远奋斗,不断开创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国西藏网 文/孙健)

(责编: 邹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