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故事:汽车、牛羊交响曲
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在漫长的年代里它一直是藏族人民主要的运输工具。
这种高原上特有的动物能抗住摄氏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长途旅行可以负重100多公斤。它虽然行动缓慢,却颇有耐力。
在青藏高原,历史上牧民驮运盐巴、毛皮、粮食和搬家转移草场都离不开它。山羊、绵羊也承担了一部分运输任务。
这是过去驮运所交售羊毛的牦牛队(唐召明1987年摄)
过去每当交售羊毛或是进行盐粮交换,草原上常常可以看到牧民赶着大队牛羊,长途跋涉,风餐露宿。牧民就是依靠牛羊把羊毛卖掉或是把盐巴驮到农区,来换回粮食的。
牛羊是牧民衣食住行的主要来源,然而靠牛羊运输,毕竟是原始的方式。路途遥远,沿途牛羊吃草饮水都很困难。大队牛羊行动起来既费时间又难管理,跑一次几个月,牛羊掉膘也是很大的损失。当汽车出现在草原的时候牧民的眼睛亮了,“还是这家伙灵,装得多,跑得快!”
上世纪70年代,用汽车运输对西藏牧民而言,好像还是一个遥远而虚无飘渺的神话,似乎一夜间就发生了巨大变化。
进入80年代,藏北牧民远距离交售畜产品、搬家、盐粮交换已开始不用牛羊,而改用汽车。但那时他们更多的是包租汽车运输。
这是藏北双湖县嘎措乡牧民在骑摩托车放牧牦牛(唐召明2017年7月24日摄)
而今天,大部分牧民家庭已购买了私人汽车和拖拉机,自己驾车运输,包车运输牧民也就越来越少,就连放牧都用上了摩托车。交通的便利,极大地促进了草原经济的迅速发展。
藏北高原,纵横交错的运输线上,奏响了牛羊、汽车交响曲。这是时代的乐章,是草原上改革开放的赞歌。
八、九月份,是藏北牧民交售羊毛和搬家转移草场的繁忙季节。
上世纪80年代,我在文部办事处(现尼玛县)见到过这样壮观场面:从远道而来交售羊毛的牧民们不是赶着驮毛的牛羊群,而是坐在拉羊毛的汽车上来到文部办事处贸易公司的。那些搬家转移草场的牧民群众把帐篷、锅碗瓢盆、粮食及作燃料的牛羊粪装在汽车的车厢里。汽车在前边开道,牧民则赶着牛羊在后边雄赳赳地前进,有的小羊羔则坐进汽车的车厢,神气地“咩、咩”呼唤着跟在车后的母亲……驾驶汽车的藏族司机不少是刚刚离开牧场不久的牧民,他们是草原新出现不久的个体汽车运输户。
这是藏北双湖办事处(现双湖县)和平乡牧民正在装车外运交售的畜产品(唐召明1987年摄)
个体的汽车、办事处车队的汽车、附近各县的汽车组成了一支交售畜产品、转移草场的浩浩荡荡的队伍。
当时,谈起汽车运输的迅速发展,文部办事处主任加央多吉说,现在,牧民包租汽车运输已形成了一种热潮,这是牧民生活中一种了不起的深刻变化!
以前,牧民转移草场,到贸易公司和供销社交售羊毛或买粮食,都要赶着牛羊驮着大包小包,风餐露宿,非常辛苦。沿路支灶、架锅、烧茶、煮肉,夜晚就露宿在草原上。到达目的地,少则半月,多则一两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每次长途跋涉,都有不少牛羊磨破了皮,有的甚至累死在途中,活着的牛羊膘情也会明显下降。每年冬季,文部办事处要宰杀10多万头(只)牲畜,因为长途运输膘情下降,不知要损失多少牛羊肉。如果要算大帐,全西藏,那损失的数目就更大了。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牧民开始认识到用牛羊搞运输损失太大,而包租汽车运输既节省时间,又省劳力,还可以避免掉膘,花点运费是合算的。
这是过去手拿牧鞭的双湖办事处色瓦区牧民多吉开上了自营卡车,成为藏北西部最早的运输个体户(唐召明1987年摄)
1989年,我在双湖办事处(现双湖县)草原,遇到了色瓦区巴林乡的扎西昂秋,他是一位汽车运输个体户,一年多以前他花了两万多元买了辆解放牌汽车。正值交售羊毛、转移草场的季节,他连续十多天没闲着。附近的牧民一听说他的汽车回来,纷纷登门雇车。没办法,他只好白天黑夜连续干。他说:“没想到,这两年牧民真的变了!”如今牧民中用车的越来越多,藏北的汽车运输现在不存在货源不足的问题。脸上黝黑的扎西昂秋食指和拇指相互捻着,做出点钱的姿态,神秘地对我讲,“现在牧民的手里这个多了。”
听说文部办事处申亚乡牧民索仁包了汽车交售羊毛,我找了两位藏族青年干部一起来到索仁的家。
这是尼玛县牧民在所包租的卡车车厢里用刀在“割”羊毛(唐召明1987年摄)
40岁上下的索仁正在那里“剪”羊毛,准确地应该说是在那里割羊毛。他手中握着一把带柄的刀,两个膝盖压住躺在地上的绵羊,10多岁的儿子抓着羊角,刀看起来很锋利,只见一团团羊毛不断地从羊身上滑落下来,十几分钟一只羊就被他“剪”完了毛,据说“割毛”并不比剪毛慢。藏北西部乃至西藏至今还有不少牧民沿用这种古老的“剪”毛方法。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则把割下的羊毛拧成绳打成捆。
有趣的是,两排绵羊和山羊相互角对角地站在索仁的旁边。它们为什么这么守纪律,一动也不动?走近一看,原来有一根绳子缠住两排相互对着的羊角。
我们的到来,打扰了他。索仁站起来用羊毛擦了擦那双大手,笑着告诉我们,他明天才装运羊毛。看来我是早到了一步。说起这几年党的富民政策来他很激动,这是他第二次包汽车交售羊毛和搬家。过去“爱畜如子”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现在却体现在行动上。他的一家人生活过得很富足,生产积极性越来越高,盖房子的木料已经堆放在帐篷前。他说,明天交售羊毛后,马上搬家,一个星期就可以干完这些活。这样快的速度,牧民以前从来不敢想,如果那时说出这样的话,别人一定会以为他是在说梦话。索仁无不感慨地说,“现在,牦牛和羊终于解放了!”
这是西藏那曲地区(现那曲市)班戈县对达乡牧民包租汽车向国家交售羊毛(唐召明1987年摄)
千百年来,藏北草原许多地方只有野兽出没的蹄印,或是驮牛队和驮羊队偶然走过踏出的小径。而今天,标志着现代文明的汽车沿着日益伸展的平坦、宽阔的条条草原公路可以任意纵横驰骋。(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援藏一时情一世
班戈县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与海南省陆地面积相当。在这里“下乡”即意味着对生命的挑战。[详细] -
【藏北故事】藏北,“一错再错”观鸟岛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其中,藏北西部更是湖泊集中的湖群地带。那众多的湖泊像仙女撒在大草原上的闪闪发光的明珠。[详细]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感受草原新变化
每每驱车行驶在藏北高原,我内心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那是一种犹如回到久别故乡的深深眷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