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网评:弘扬塞罕坝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25 22:1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塞罕坝位于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处,河北省最北端。半个多世纪前,这里“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今天的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林海,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被称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高寒坝上,荒原之地。1962年,为了阻隔黄沙对北京的侵袭,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聚集到这里,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他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用生命灌溉沙土,用信念孕育希望。从“一棵松”到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原人工林海,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和生命换来一个生态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对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任务依然艰巨。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更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历史地位、战略地位新的宣示。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集中力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更好的条件。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必将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

  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中国西藏网 文/王智霖)

  

(责编: 姚浩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