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绽放时代光彩
西藏拉萨的八廓街,承载着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千年历史。在转经道入口处,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唐蕃会盟碑上记载着唐朝与吐蕃友好的誓言,文字依然可见;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里,珍贵的文物默默讲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昭寺里流传着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美丽故事,登上二层三层的平台,还可远眺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俯瞰大昭寺广场人头攒动……千百年来,各民族在这里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创造了丰厚的文明成果。
拉萨八廓街只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文化文物事业繁荣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关于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近年来,文物领域和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愈加紧密,传承中华文明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走进博物馆,走进历史名城,关注名胜古迹,走进民族村落,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人们也更加重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加关注热播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系列专题片、纪录片。人民群众更深入地体验到文物宝藏和文化遗产的魅力,大大激活了文物资源的活力,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据统计,全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藏品1.08亿件(套),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册),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6项。无论是万里长城,还是三星堆遗址,又或是红楼革命旧址……丰富的文物资源展示着中华文明的血脉传承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文物热”“文博热”“博物馆热”的兴起说明了人们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喜爱,折射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显著增强。因此,需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形式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活,唤醒民众旺盛的文化需求;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历史与时代的互动中获得重生,在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旅游、文化交流、教育宣传中充分发挥作用,绽放出时代风华,丰富全社会历史的文化滋养;让文物和文化遗产讲述真实的中华文明故事,展示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我们要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激发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力,书写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篇章,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中国西藏网 文/王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铭记历史 发扬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斗争到底
97年前的今天,上海发生五卅惨案。这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沉重历史。[详细] -
文化自信 从青少年抓起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详细] -
研究中华文明起源,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