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第一位赴藏女官员刘曼卿
刘曼卿,1906年出生在拉萨,精通汉、藏、英、印多种语言。父亲刘华轩曾任清王朝驻藏大臣的进贡秘书,母亲是康定藏族。1929年1月,23岁的刘曼卿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处一等书记官。1929年7月,她毛遂自荐奔赴西藏,翻高山,过大江,在拉萨两次与十三世达赖喇嘛会面,维护了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正常关系,维护了国家主权,促进了汉藏间的团结,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使藏“女钦差”。当抗日战争爆发后,她以“西藏一份子”的身份活跃在大后方和最前线,为反法西斯战争呼号奔走。1942年9月,年仅36岁的刘曼卿,在重庆去世。
图为丁小文绘的刘曼卿画像
虽然在民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刘曼卿只是匆匆过客,却为后人留下了可供评说的事迹。有关她的档案及其他史料极为丰富,值得继续深入挖掘。丁小文致力于刘曼卿研究三十余年,八赴青藏高原进行考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图像、史料角度来汇集刘曼卿的相关资料,并利用绘画、图书、展览、广播剧、电视专题片、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刘曼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已经先后出版了《民国藏地女钦差——刘曼卿传》《情向西藏——刘曼卿的康藏轺征》、中国藏学出版社《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参编)等书籍。并于2014年,创作《刘曼卿肖像》油画赠给西藏博物馆,这幅作品现已作为西藏博物馆宣传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交往史长期展览的一个内容素材。
图为《刘曼卿年谱长编》封面 图片由丁小文提供
日前,江苏省委党校图书馆副馆长丁小文在长期进行刘曼卿研究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了《刘曼卿年谱长编》一书。作为一本基础性的史料汇编,全面汇集了刘曼卿短暂一生的史料档案,将一些与刘曼卿相关但至今少见的史料内容公诸于众。丁小文说:“这些史料包括了民族团结、妇女解放、民族教育、抗日宣传、边疆开垦等方面的内容,对其整理编纂将提升对刘曼卿其人其事深度宣传和研究的力度。”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喜饶尼玛在序言里评价道:“《刘曼卿年谱长编》系用编年体裁记载其生平事迹的著作,是去除故事性、传奇色彩的纯史料集成,对传主从生平年表到事迹进行纯纪录写法。年谱收录的内容,丰富了刘曼卿研究的空间,补充了这方面的空白,研究价值颇高。”
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对于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着重要意义。对刘曼卿的研究,不但是为了纪念和缅怀那些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也对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西藏网 记者/孙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显成效
6月14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全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详细] -
舞剧《信-党的光辉照边疆》首次在西藏山南公演
6月13日晚,以“信”为主题的舞台剧《信-党的光辉照边疆》首次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公演。 [详细] -
西藏移民警察成功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里镇,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素以“帕里草原”闻名,自然环境良好,有众多野生动物栖息,如黑颈鹤、金雕以及土拨鼠等。[详细]
- 南方迎来新一轮强降雨 国家防总维持防汛三级应急响应
- 商业观察:消费潮流逐渐变为主流 消费生力军正转化为主力军
- 上海市闵行区原副区长、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原局长郑文斌被“双开”
- 珠江流域北江发生2022年第1号洪水
- 新闻有观点丨老年人“数字沉迷”别先批判 一起更新“老年观”
- 央行、水利部:切实加大对水利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 人社部向社会公示18个新职业信息:碳汇计量评估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民宿管家等在列
- 专家解读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理顺财政关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 【5G这3年】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有效赋能千行百业
- 工信部:十年来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3%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网络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