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西藏网讯 5月13日上午,由中国国家地理、中国藏学出版社、雅昌文化集团联合主办的《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以下简称《喜马拉雅》)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
图为《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新书发布会现场 摄影:刘莉
《喜马拉雅》一书由中国国家地理出品,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印制。全书近2900页,22厘米厚,重达11公斤,收录胶片拍摄图片3000多幅,文字85万。采用特种纸全彩印刷,封面、书脊和封底以手工鞣制的牦牛皮包裹,激光工艺雕刻的一幅青藏高原全景地貌木刻长卷,赫然显示于书的切口立面上。裸脊锁线装帧,可180°平摊翻阅。书内附带编码的藏书票,限量销售1500套。
图为来自中国国家地理、中国藏学出版社、雅昌文化集团的有关负责人与《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作者张超音(中)共同揭幕发布本书 摄影:刘莉
这部由民族出版社记者、编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张超音拍摄并编撰的独特书籍,将喜马拉雅山脉中举世瞩目的世界屋脊、峭壁千仞的冰川雪岭、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一一呈现,内容包括“嵯峨的大陆”“宏阔的历史”“华彩的诗章”“神圣的信仰”“铿锵的节奏”“奇特的发明”六大篇章。全书集文学性、史料性、可读性、收藏性于一体,是一部展示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全貌的百科全书,堪称传世经典之作。
图为媒体记者在新书发布会现场阅读《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 摄影:刘莉
发布会上,作者张超音分享了创作《喜马拉雅》一书的心路历程。他说:“从这本书的创意、编撰、设计、制作到最终付梓,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衷心感谢为这本书作出贡献的所有亲人、师长和朋友,感谢你们的包容、鼓励和辛勤付出。”
图为《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作者张超音在青藏高原进行拍摄(主办方供图)
自1985年张超音第一次驾驶吉普车赴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开始影像之路以来,他60余次到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拍摄,10余次前往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周边的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近10次参与科研机构组织的国内外科学考察活动。拍摄对象主要以青藏高原为中心,涉及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科学技术等众多领域,累计拍摄有10万余张传统胶片资料。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高峰,均记录在其镜头中。本书所收录的3000多幅图片,正是从这 10万余张胶片资料中精选而出。
图为《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中有关马术的图片 摄影:刘莉
《喜马拉雅》一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摄影师从影像维度出发,努力探索青藏高原地理和人文关系的集大成之作,作品在图书形式、内容结构、创作方法和社会意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和价值,是一部足以代表当代中华图书创作水准的重要作品。
图为《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作者张超音摄影作品(主办方供图)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总编单之蔷在致辞中将张超音誉为“高原上的亚里士多德”。他说,虽然两者有着领域和区域的区别,但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抓住了他们两人都想做百科全书这一共同点。“张超音用了30多年的时间,6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他把这几十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浓缩在3000多张胶片和85万文字里了。”
图为《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作者张超音在青藏高原进行拍摄时留影(主办方供图)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谈到《喜马拉雅》从开始创意到策划、内容、形式的设计,历经了3年多的时间,是雅昌制作周期最长图书之一,也是最厚的一本书。“做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不是一本普通的书籍,而是一件张超音老师创作的艺术作品,是他用毕生精力乃至生命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只不过以书的形式来呈现,所以雅昌做这本书是义不容辞的。”
图为《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作者张超音摄影作品(主办方供图)
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洪涛回忆了与张超音先生一同创制这部“巨著”的初衷和过程,并列举了该书的独特之处。他相信《喜马拉雅——山水人文的影像探寻》大型画册,会成为关于喜马拉雅、关于青藏高原、关于西藏文化最好的宣传品,会成为喜马拉雅自然环境圈、人文社会圈、文化艺术圈最好的收藏品。(中国西藏网 记者/刘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