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遇见2023年的阿里——西藏阿里“乡村振兴”见闻实录

发布时间:2023-09-08 22:14: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阿里地区,西藏自治区最西端。

  2018年记者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彼时,在记者的心中有种极为强烈的感觉——冈底斯、喜马拉雅、喀喇昆仑三座大山脉仿佛就像“围墙”,将阿里地区变成“围城”,让人自心底产生想要“逃离”的“欲望”。但现在细想下来,也正是被这艰辛恶劣的自然条件“蒙蔽”了双眼,让人不自觉地忽略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努力打破“生命禁区”神话、“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艰辛历程。

  2023年再次前往阿里地区,看到了“她”的“不变和变”。不变的是:古象雄的历史底蕴;古格王朝的恢宏史诗;冈仁波齐峰的高耸入云;“阿里三围”的独特胜景……变的是:城镇的日新月异;改革带来的新动力;传统“非遗”有了新活力……三座大山脉已经不再像“围墙”,而是搭建起一座“舞台”,让12.3万名干部群众尽情展示。

  革吉的青稞熟了

  革吉县布贡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选择“靠山吃山”——以放牧为生,是个典型的纯牧业村。

  来到布贡村一组,眼前的景象却让记者有些“措手不及”,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水草肥美、牛羊成群,而是青稞麦穗在风中婆娑窸窣。

  
图为在青稞田间劳作的村民久美 摄影:王佳豪 

  带着疑虑,记者询问了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久美。

  “曾经这里的群众想吃上糌粑,就必须去其他地方购买。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还有其他村民们开始一起到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寻求青稞良种。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适合在革吉县种植的青稞品种。”久美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最初只有6亩左右的青稞田变为如今的153亩。今年,布贡村一组青稞种植项目正式落地。现在我们不仅能吃到自己种的青稞,圆了世世代代的梦想,还能把糌粑拿去附近乡镇售卖,增收致富。”

  聊天中,久美老人还为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布贡村一组有69户村民、240人集体参与了青稞种植项目。今年4月初,布贡村一组青稞种植基地安排30余人在基地种植青稞,每人每天发放工资150元,期间浇水、收割、处理杂草等工作会轮流安排村民们劳动,也会按时发放相应工资。再过几天,预计青稞就可以成熟,每亩产量大约250斤,市场价约每斤4元,每亩黑青稞的产值可达1000元左右。

  
图为布贡村一组的青稞即将迎来丰收 摄影:王佳豪

  望着金黄的青稞田,久美感叹道:“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我们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呀。”

  森郭服饰的“出圈”路

  历史悠久的森郭服饰,主要由红、绿、黑、黄、蓝五种颜色制成,被当地人誉为“五彩彩虹服”。2013年,森郭服饰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祖先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今年66岁的努拉老人是森郭服饰制作工艺的传承人之一。据他回忆,自他的曾祖父起,家里人就熟练掌握这项非遗技艺。

  
图为在制作森郭服饰的努拉老人 摄影:王佳豪

  “现在愁的不是卖不掉,而是供不应求。”努拉老人自2009年起便在改则县城经营起一家售卖森郭服饰及其衍生品的小店,每天络绎不绝前来选购的顾客,让他总是喜笑颜开。努拉介绍,他的小店年销售额近70万元。

  “这么多年,我支付给学徒的工资就有240万了。”努拉是个“怪老头”,在记者向他了解情况时,他总是笑着反复向记者强调这笔店里最大的支出。他说:“为满足市场,也为了让森郭服饰更好地传承下去,前前后后招收了几十个边打工边学手艺的‘年轻人’,其中有八个已经‘出师’并‘自立门户’,森郭服饰能够‘开枝散叶’,这才值得高兴。”

  
图为在努拉老人的小店中售卖的森郭服饰“衍生品” 摄影:王佳豪

  “传统的森郭服饰可能并不太契合游客的需求,但是这些小物件就不一样了。”努拉还是个“弄潮儿”,在他的小店里除了传统的森郭服饰外,还有琳琅满目的玩偶、摆件、配饰等森郭服饰“衍生品”。据他介绍,这几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经常外出参加博览会,不仅让森郭服饰“走出去”,他也慢慢接触到“伴手礼”这个概念。有样学样,目前,他自己研发并形成产品的森郭服饰“衍生品”品类已经达到近70种,并还在不断研发中。“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把这些小物件带回家,随手拍个照片或者视频上传网络,这不就是流动的广告嘛。”

  改革!改出一条致富路

  明城墙墙砖刻字的故事家喻户晓。记者在改则县麻米乡茶措村见到了现实版的“墙砖刻字”。

  
图为在茶措村扶贫集体经济合作社仓库内摆放的酥油 摄影:王佳豪

  一袋袋用牛羊肚包裹的“酥油砖”整齐码放在仓库的一角,黄澄澄、金灿灿。每个上面写着一串藏文,里面包含了谁家生产的,公斤数、生产日期等信息。

  
图为茶措村村民向记者展示奶渣 摄影:王佳豪

  “不只是酥油,进入合作社的仓库所有的产品都得有源可溯。”麻米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西热它益介绍:“2016年,茶措村整合白绒山羊基地、村茶馆、村商店、施工队、人工种草等5个零散合作组织,成立茶措村扶贫集体经济合作社。根据合作社的分红制度,其中绝大部分用于投劳分红。积分制度多劳多得,工作时长以及产品的数量、质量都是‘积分’的依据。大家通过工作获得高积分,工作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图为在茶措村扶贫集体经济合作社仓库内摆放的羊毛 摄影:王佳豪

  记者了解到,根据合作社的分红制度,5%用于分红脱贫户、学生、残疾人、老年人,2.5%用于分红入股人员,77.5%用于投劳分红,13.5%至14%用于合作社周转资金,1%至1.5%用于合作社工作人员工资。全村无论老幼,人人户户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成果和实惠。

  茶措村实行441(即四个统一、四个扶持、一个确保)牧区改革模式。四个统一是指牲畜统一放牧、草场统一管理、任务统一安排、合作社统一运作;四个扶持是指扶持孤寡老人、扶持大学生、扶持残疾人、扶持脱贫巩固户;一个确保是指确保共同富裕。西热它益介绍,茶措村积极构建现代新型牧业经营体系,成立茶措村牧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牧区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为牧区改革大背景下村扶贫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和升级换代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截至2022年,麻米乡牲畜出栏率达24.2%,合作社实现年收入465万元,人均分红达到6748.9元。

  “我们家有6口人,按照现有分红机制,去年拿到9万多的分红。现在合作社经营越来越好,我想只要努力劳动,我家未来每年增加3到4万的收入不是梦想。”茶措村村民格桑多杰说。

  扎日南木错湖边的“软黄金”

  扎日南木错,碧蓝的湖水,周围草场星罗棋布。湖岸边,珍贵的紫绒山羊成群栖息于此。

  
图为牧民驱赶着紫绒山羊群前往扎日南木错湖边 摄影:王佳豪

  措勤紫绒山羊在当地有一百多年的繁衍历史。其产出的“紫绒”是世界上名贵稀有的特种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高档原料,享有“软黄金”的称号。2018年6月成功申报“措勤紫绒山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实现了阿里地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零的突破。

  “目前措勤县山羊示范村有4个,紫绒山羊示范户有718户,全县绒山羊为15.77万只,优质紫绒山羊数达12.71万只,年产绒量达40多吨。”措勤县绒山羊良种扩繁殖场技术人员普布介绍说。

  
图为紫绒山羊群 摄影:王佳豪

  传统中,来自拉萨甚至更远的“游商”会不远千里到扎日南木错湖边收购紫绒,再将其制成衣物等纺织品售卖。但现在金紫绒山羊群依旧在扎日南木错湖边饮水、食草,牧民却再也不用等待“游商”的到来。

  “传统的销售模式几乎是看别人‘脸色’。外面的商人一旦来得迟一些,就会有很多紫绒腐坏,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即使外面的商人及时赶到,也会因为质量参差不齐不收或者故意压低价格。”措勤县商务局工作人员边巴次仁说。“为解决传统销售模式导致的牧民收入不稳定的问题,措勤县政府对牧民手里的羊绒进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这是保障牧民增收的第一道‘保险’。”

  
图为“金紫绒”品牌的部分产品 摄影:王佳豪

  2017年时,西藏金紫绒工贸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以“紫绒”为原料,采用远程协同的方式,融入现代化、国际化的服装设计理念,进行“金紫绒”牌绒制品的开发及生产。目前,该公司平均每年生产羊绒系列产品2800件,平均每年销售1500件,平均年销售额达70余万元。

  “措勤县还积极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金紫绒’品牌商品的销售渠道。目前虽然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但‘金紫绒’品牌的产品有品质鉴定证书,消费者信得过,所以整体销售额还不错。”边巴次仁说:“‘金紫绒’品牌不仅能直接消耗一部分紫绒,并且随着‘金紫绒’品牌的影响力逐年升高,紫绒也能不断升值,这相当于给牧民增收又上了个‘保险’。”

  海拔4700米也能吃上自己种的西瓜

  在阿里行程的最后一天,记者一行前往措勤县高原生态畜牧业现代化养殖产业综合基地合作社(以下简称:产业园区),眼前所看到的一幕让记者不敢相信。西瓜、南瓜、辣椒……新鲜水果蔬菜应有尽有。只有测量海拔的软件上显示着的“海拔4700米”,提醒着记者现在还在措勤县。

  
图为措勤县产业园区蔬菜大棚种植的西瓜 摄影:王佳豪

  据了解,产业园区2015年正式成立,距措勤县城所在地25公里,占地面积20.51公顷。目前有人工种草、牲畜短期育肥、肉类分类加工、冷藏、蔬菜种植等经营项目。

  “在措勤县农贸市场零售、向县、乡(镇)学校、单位食堂统一出售,这是产业园区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达426.4万元,其中纯收入达94.1万元。”措勤县农牧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吾金次仁介绍:“现在,通过产业园区不仅老百姓的牛羊肉卖上了好价钱,干部群众也终于能吃上自己种植的新鲜水果蔬菜了。”

  
图为吾金次仁向记者展示即将成熟的南瓜 摄影:王佳豪

  在吾金次仁看来,产业园区还有着更为重要的使命:“产业园区对很多新的技术、品种进行实验种养殖,有了成熟的经验后,将产业园区视为实践基地,吸引附近群众前来免费学习。这样不仅畜牧业这个措勤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得到发展,很多村居还都有了蔬菜大棚,吃菜难、吃菜贵即将在措勤成为历史。”

  
图为产业园区苗圃基地内班公柳长势喜人 摄影:王佳豪 

  不知不觉中,吾金次仁带着记者走到了产业园区的最深处,一大片苗圃基地出现在众人面前:“这里大部分是班公柳和沙棘,这些树种都能够适应措勤县高海拔的环境。大部分都是3年的树苗,等措勤县城管网改造完成后,就将一部分移栽到县城作为景观树,再过几年措勤县城得有多漂亮。”(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佳豪)

(责编: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