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西藏山南:绿了河谷 富了群众

发布时间:2023-09-16 14:1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春天栽,秋天枯,到了冬天下灶膛。”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南段植树造林工作的真实写照。那时,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南段是一片土地沙化严重、风沙肆虐的荒芜之地,饱受风沙之苦的沿江群众,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以改善河谷生态环境。


图为群众植树造林 来源:山南融媒

  筑起“绿色长城”

  植绿的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冬春干旱、夏秋洪涝,种下的树不被晒干枯死,也会被大水淹没冲走。所以,曾有很多人将雅江河滩视为造林禁区。挖坑、搬树苗、挑水……雅江河畔的群众并未就此放弃,大家心中绿色的梦永远没有磨灭。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发植树造林,积极探索造林方法,采取修筑“丁字坝”、大苗深栽等方法,在雅鲁藏布江南岸的沙滩上进行试验性造林,并最终取得成功,打破了雅江沙滩造林根本不会成功的传言。

  在一批批造林人的不懈奋斗和努力下,曾经几乎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了一道绵延160公里、宽均1.8公里、面积近50万亩的“绿色长城”。


图为穿越在绿色之中的泽贡高等级公路 来源:中国西藏网

  如今,山南各族干部群众植树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成为了山南人的历史接力。进入新时代,山南市科学谋划、高位推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带头参与,组织沿江县(区)及市直机关、驻军部队、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开展了“万人万亩”义务植树活动。

  为确保种下的树草能够成活,真正做到造林一片、成林一片,山南市探索建立了“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模式,积极推行“谁造林、谁管护、谁所有”的建设理念,按照“挖坑给树苗、成活给补助、树权落到户、谁有谁管护”的要求,激励群众的造林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全民造林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同时,山南市进一步健全护林机构,完善管护制度,通过全面推行管护责任制,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造林和管护职责,确保了造林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了造林后续管护、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五位一体”的管护队伍,保证栽得下、管得好、保得住。


图为雅江防护林 来源:西藏日报

  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山南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山南市森林面积118.2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3449.7万立方米。和上次调查结果相比,森林面积增加28.3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增加581.1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8.4%提升到24.79%。

  造就“金山银山”

  进入新时代,山南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在雅江两岸推进矮化苹果、葡萄、核桃等林果种植。

  目前,山南市种植矮化苹果34750亩,2024年达到丰产期后,预计亩产可达到1.5吨左右,亩均年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每年预计能够带动11700人就业、年人均增收13000余元,矮化苹果产业正逐步成为山南市绿色发展的示范产业。

  截至目前,山南市累计葡萄种植面积达8500余亩,种植葡萄品种10余个,投资4.2亿元建成酒庄和葡萄种植基地,累计用工人数54000人次,使周边9个村658户2105人实现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就业增收。

  经过持续引导发展,核桃种植规模从2007年的1000多亩、3900株,发展到现在的3.4万亩、49.1万余株,核桃苗圃基地幼苗总株数138.5万株。针对核桃产业科技支撑力度不够,商品化程度较低,产业发展效益低下的问题,山南通过湖北省科技援藏建设“西藏高原核桃产业技术研究所”,不断提升和推动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核桃产量达到1000余吨,产值4243.28万元。


图为山南森布日矮化苹果种植园管理人员在进行果树田间管理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山南市在坚持产业带动推动绿色发展的同时,通过植树造林和落实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大力扶持个体和民营企业造林,推行造林林权归当地乡村所有,加强农牧民造林和营林生产等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农牧民营林队。将造林绿化项目交由当地农牧民群众实施,使得群众既可在造林项目建设和后续管理中投工投劳,同时在后续生产经营中得到实惠,形成了良性循环机制。

  随着造林规模的不断扩大,山南市近3万名群众直接参与公益林等林业生态管护。仅2023年,山南市计划完成造林绿化1.5万亩,总投资4.3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用工12.18万人次,帮助群众增收2435.46万元,造林绿化工作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山南得到了充分实践,群众逐步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在生态共建共享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造林就是“造福”观点已深入人心。(中国西藏网 记者/贾华加 材料由山南宣传部提供)

(责编: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