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河湖长制层层织密西藏河湖“保护网”

发布时间:2023-12-21 18:1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地势影响,西藏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全区标准以上(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河流6418条,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8条;常年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808个,湖泊总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3。囿于地广人稀、河湖密集的现实难点,西藏因地制宜推行河湖长制,全方位保护好、发展好、利用好西藏大地上广泛散布的河湖网,确保西藏河清湖净,为西藏河湖保护层层加码。

  制度落地,五级河湖长制厘清治理责任清单。“眼睛是最好的‘检测仪’,人力巡护是最好的监测手段。”每天沿河巡查的年楚河吉培社区段河长尼玛如是说道,而巡护河道这件事,他已经坚持了6年。得益于远超其他各省的河湖资源,保证河清湖净成为西藏自治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责任清单之一。2017年西藏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现全区河流、湖泊全覆盖,以实际行动层层落实自治区、地(市)、县(区)、乡(镇)、村(居)五级河湖长责任。1.47万名河湖长齐上阵,层层织密西藏河湖保护这张“大网”。以山南市为例,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1900名各级河湖长开展日常巡河巡湖工作,其中市级河湖长36名,县级河湖长276名,乡级河湖长599名,村级河湖长989名,已全部录入电子档案,便于根据现实需求对工作人员进行调度与管理。不仅如此,各市在推行河湖长制的过程中,还依据高原河湖特色,对准痛点难点开展河湖治理。年楚河是雅鲁藏布江右岸各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砂石河底,河砂资源储量丰富,是支撑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以日喀则市对年楚河河砂开采问题的整治为例,沿河树立109块河湖长制公示牌,针对非法开采、超量采砂等突出问题,依法取缔流域内14家河道采砂场,有效维护了河道生态环境。“河湖长的眼睛就是尺”,河道旁、碧水边、树荫下,河湖长们按时巡查的身影正是西藏打赢碧水保卫战决心的写照。

  多措并举,协力打出西藏河湖治理“组合拳”。在河湖治理问题上,西藏坚持人工治理与法律约束双管齐下,依托河湖长制建立起“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加强各水域岸线的管理保护力度。随着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力量的加入,西藏河湖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破坏、治安问题、非法侵占河道等涉水违法违规案件得到妥善解决。除此之外,由于高原河湖的现实特点不尽相同,其治理方案也需因地制宜、徐徐图之。截至2023年8月,西藏已划定雅鲁藏布江等河湖管理范围533个,修编“一河(湖)一策”1179个,开展154个河湖健康评价。经过多年综合治理,施行河湖长制的成效初显,据2023年11月发布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显示,金沙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等流经重要城镇的河流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发源于珠穆朗玛峰的绒布河水质达Ⅰ类标准。班公错、羊卓雍错和纳木错水质均为Ⅲ类标准。高原之巅,神山脚下,河曲明亮清澈,湖泊水光潋滟,背后离不开众多力量孜孜不倦的付出。 

  广聚民力,触达河湖治理“最后一公里”。众人拾柴火焰高,西藏河湖数量多、水域广、流量大,治理起来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项长期工程,更需要借助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山南市以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举办群众骑行巡河活动,吸引了200余名骑行巡河志愿者、市民参与其中。大家一边骑行一边巡河,在山水之间体味绿色生态之美,在巡河过程中感受护河光荣使命。为进一步引导群众爱水、护水的理念深入人心,2017年至2022年,山南市、县累计开展各类宣传17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8.4万余份。2021年,哲古湖畔,第二届“跟着湖长去巡湖”活动中,48名由山南市一中学生组成的“河小青”团队“上岗履职”。跟着湖长一起巡湖、清理岸边垃圾让他们倍感劳动之乐,“我们也为保护美丽家园尽了一份心、出了一份力。”活动结束后,参与巡河的该校学生吾金卓玛显得愉悦而兴奋。如今,无论是宛如绸带的温曲河畔,还是素有“碧玉湖”美誉的羊卓雍湖,放眼望去草木蔓发,碧水盈盈。散步时随手弯腰捡拾起河边垃圾,及时制止破坏河道环境的行为,心旷神怡之景与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河湖保护行动密不可分。“水清了,待到山绿,风光自然就更美了。”山南市的老百姓对未来山青水绿的日子充满着期待。

  河湖长治,碧水长流。西藏层层落实河湖长制对于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维系区域生态平衡和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中国西藏网 文/李一凡)

(责编: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