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康马县强边故事(二)嘎拉边检站扎西平措的青春坚守
39岁的年纪,绝对还是青春的“尾巴”,但是扎西平措脸上却过早挂上了紫黑的“风痕”,那是嘎拉风的杰作,传说嘎拉的风永远“来得猛烈且准时”。
扎西平措1983年出生于拉萨,2007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嘎拉边境检查站站长。自参加工作以来,扎西平措长期在地处海拔4300米以上的岗位工作。
图为扎西平措
扎西平措所在的嘎拉边境检查站位于康马县城南郊,是由汉、藏、苗、白、彝五个民族的同志组成的团结合作、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全站民警在做好检查验证工作的同时,坚持做群众的解困人、贴心人,用真情为驻地贫困户、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等弱势群体送温暖。
辖区有位80岁的琼达老人,两个儿子在不到几年时间内都因病去世,留下孤苦伶仃的老人。扎西平措和边检站的同志先后送去4000元慰问金及逢年过节时的米面油盐等物资,他个人还掏了几百块钱送给老人。看到老人身边无人照应,又把她的弟弟招为边检站的联防队员,使其有稳定的收入,便于照顾老人。
为了使营区附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他们积极邀请地方农林技术专家和各单位种养殖能手,依托本单位温室大棚,手把手向辖区群众传授实用技能,举办致富讲堂10余课时,帮助辖区10多名群众建设温室大棚,使其走上致富之路,并为大棚生产户和检查站周边的餐馆、商户无偿提供干净的饮用水源。
同时,嘎拉边境检查站切实发挥人民群众在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的作用,积极构建团结奋进和谐的民族关系。正是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下,诞生了嘎拉边检站的红石榴驿站。
图为扎西平措(右)和同事整理红石榴驿站物资
嘎拉边检站红石榴驿站是通过多方争取,在县民宗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成立、壮大的。它的前身是康马县嘎拉边境检查站便民服务站。红石榴驿站的含义是什么呢?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集结社区内党员、居民、社区志愿者等群体,组建起的以“红石榴”为名注册的志愿者服务队,可以理解为帮扶站,一颗颗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为打造人民满意的美好、和谐家园做出奉献。
图为嘎拉高原红石榴驿站
由于地处边境交通要道,早先,有部队司助人员或因长途奔袭加高反得不到很好休息的;或因车辆故障、抛锚,有人需要前往拉萨等地领取零件,有人须在原地守护车辆和物资的,遇到不少实际困难。嘎拉边检站干警就把他们请到便民服务站(即后来的红石榴驿站),增设床位,为指战员提供热饭热菜和药品等。等他们吃饱穿暖了,再让他们回到原地执守车辆和设备。
自从便民服务站升级为红石榴驿站,又增加了常用药品、高原病药品、氧气罐、饮用水、沙发、床铺、被褥、电热取暖等设备,为过往旅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嘎拉边检站海拔4320米,遇到游客发生高反,民警会把游客请到红石榴驿站,提供开水、氧气等,如果遇到饭点,在不影响营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也请他们就餐。等到病情缓解了,再让他们继续行程
去年冬天,一位来自拉萨的藏族老人,因连夜行车路过卡若拉等极高海拔地区,在嘎拉边检站突然病倒了。扎西平措立即指示值班民警不要让老人下车,他自己接过证件去登记。看到老人的情况比较严重,但还坚持要去亚东的康布温泉等地泡澡,扎西平措一看拗不过老人家,就用驿站的氧气罐给老人输氧,使得老人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老人身体稍有好转,坚持继续行程。扎西平措握着老人的手,劝说不成,决定把氧气罐临时借给他:“你现在断氧还有很大风险,但氧气罐是公共财产,我无权随便让你拿走,如果你能把氧气罐还回来,我就借给你用。”十多天以后,老人亲自把氧气罐从拉萨送回检查站,感谢他们的精心照护和关爱,也令扎西平措非常感动。(中国西藏网 特约撰稿人/索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康马县强边故事(一)达日村:民族团结之花常开
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康马县城到达日村,地图上的距离很近,开车却要走很久,因为路况实在是太差了。[详细] -
西藏聂拉木边检站:樟木口岸的别样元宵佳节
元宵佳节,千家万户团圆之时,远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聂拉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全体在岗民警,驻守在樟木口岸巍巍国门前,在边境一线守护着万家灯火。[详细] -
西藏聂拉木边检站民警救助被困野生动物
12月24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在巡逻时发现并救助了一只受伤的野生动物。经过观察,发现它的躯干、后腿均有明显外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