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位卑未敢忘忧国”——120年前西藏那场英勇的反侵略战争

发布时间:2024-04-08 17:03: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图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喜饶尼玛提供)

  冬去春来,2024年悄然而至。有同仁谈到西藏人民第二次抗英斗争,始忆及1904年到现在2024年,恍然已经120周年了,让人感慨。历史从不遥远,也从未远去。我长期研究西藏地方近代史,对那段历史并不陌生。往事历历,岁月不居,似乎只是一转眼的工夫,已是百余年光阴。当年西藏僧俗民众“位卑未敢忘忧国”,面对强敌浴血奋战,可歌可泣,始终萦绕心间自有难以忘怀者,若不诉诸文字,心下实感不快。 

  晚清时期,列强入侵。即使清军武装力量的核心——八旗仍然以骑射为主,只有健锐营、火器营等少数精锐的近卫部队编有火绳枪、抬枪、抬炮、劈山炮等老式火器,与西方列强的近代化军队形成了巨大的代差,遑论西藏地方仓促间组织起来的抗敌武装。 

  透过历史的硝烟,我们好像还能看到1899年,英印方面企图抛开中国中央政府,寻求与西藏地方政府单独谈判,以打开“通商”与掠夺中国资源之路的嚣张气焰。这些殖民主义者无视中国主权,高傲地数次写信给西藏地方。但是,事情并没有向他们预计的方向发展。“倾心内向”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对此明确表态:未经中央政府的同意,西藏地方不能与任何外国交往。他令人将这些信件原封退回。英国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1902年夏,派出武装人员屡屡侵入西藏岗巴宗等地,蛮横要求中国派员到他们指定的地点重新商谈通商划界问题,遭到严词拒绝。 

  1903年12月12日,一支数千人的侵略军偷越则里拉山口,拉开了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的序幕。西藏地方政府紧急调动藏军开赴前线,并动员全藏僧俗百姓支应兵差,保卫家园。面对这支装备有山炮、马克沁机枪等的近代化军队,西藏各族僧俗民众拿起土枪、大刀、“乌尔朵”(一种牧民放牧牛羊用的皮制工具,可以把鸡蛋大小的石头裹起来甩出去,用以驱赶或围拢牲畜)勇敢地站了出来。拂去岁月尘沙,我依然被他们当年奋不顾身的勇气所震慑。 

  一个个普通人,为国家民族舍身赴义,以鲜血和生命践行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大多数人的名字不为人知,其英勇事迹却并未被遗忘。 

  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面对装备精良的侵略者,西藏各族民众没有畏惧。至今,我仍为曲米辛古(现亚东县堆纳乡,当时属江孜宗管辖)那场英军的“大屠杀”而愤慨。 

  1904年3月31日,狡猾的敌酋荣赫鹏玩弄诡计,在西藏地方军队匆匆建起的掩体前提出谈判。与此同时,英军却偷偷地包围了藏军,以重机枪、火炮对准了处在近距离内的藏军。荣赫鹏在与藏军代本拉丁色、朗赛林见面时,提出藏军应将火枪的点火绳熄灭,以示诚意。疏于警惕的藏军照办了。不一会儿,英军竟以密集的火力射向藏军。西藏官兵在突然袭击面前,表现出了英勇不屈的气概,冒着枪林弹雨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最终,在这场背信弃义的大屠杀中,近千名西藏军民(包括参与谈判的代本拉丁色)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曲米辛古的山泉。 

  曲米辛古的惨案激怒了西藏军民,抗英情绪越加高涨。4月9日,英军一支骑兵先遣队在杂昌谷地,被西藏军民以土枪、土炮、滚木、飞蝗石等全歼。直到英军后续部队赶来,在火炮、机枪掩护下,向藏军发起猛攻,于11日占领江孜。这以后,大批藏军赶到,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一度克复江孜,连英军头目荣赫鹏也险些在藏军夜袭帕拉村时丧命。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工布民兵的英勇善战。一次,在英军路过时,他们反穿羊皮袄,藏在羊群中。当英军骑兵跳下马抓羊时,随着一声口哨,勇士们跃起挥刀,杀敌20余人。英军遂派兵围攻南尼寺,以保证后勤线的畅通。侵略军用大炮轰开寺墙后,勇士们索性打开寺门,挥刀肉搏,锋利的大刀往往把敌人连人带枪一劈两段。英军以伤亡120多人为代价,攻占了南尼寺,将寺庙洗劫一空后,放火烧毁。一首悲壮的民谣记载了此事并传承至今: 

  阿达工布勇士, 

  砍落英军头颅, 

  淌出鲜红血浆, 

  染遍南尼石阶。 

  5月3日,英军继续向噶若拉的藏军阵地推进。这一行动分散了英军的兵力,为藏军创造了消灭江孜英军的有利时机。5月5日黎明,一支千余人组成的藏军从日喀则赶到江孜,对英军大本营发动了突然袭击,几乎全歼敌人。荣赫鹏在极度恐慌中仓皇南逃,险些被生擒。藏军夺回了宗政府(炮台)及附近的几个村庄,形成了对英军大本营的包围。 

  英国随军记者坎德勒在其《拉萨真面目》一书中记载,在康马“……几十个人敢向比他们大得多的力量发起进攻,不顾一切地全部战死。几个强征来的农民为了保卫一个村庄,也会像古罗马的爱国志士一样献身”。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最令人热血喷涌,难以忘怀的是江孜保卫战。 

  7月5日,在西藏地方政府拒绝接受撤军后,英军向江孜发起了攻击。他们先用大炮猛轰,然后用机枪掩护步兵冲锋。据当年参加江孜保卫战的两位老人回忆,敌人围攻了几天,一直打不上去。藏军还在夜里下山偷袭敌人的营房。山上被断了水源,他们便在晚上用绳子将人吊下去取水塘里的污水喝,甚至以尿止渴,击退敌人的进攻。不幸宗山的火药库被敌人炮火击中爆炸了,使藏军到了弹尽粮绝的境地。当英军的炮火把围墙轰塌,进攻之敌从缺口蜂拥而上的险恶时刻,他们仍然坚持战斗,用石头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经过三个日夜的血战,藏军一路从北面冲下山,一路从西南悬岩上用绳子坠下山,突出重围,据守白居寺的八角大佛塔,一直战斗到最后的时刻,代本哲鳞和一部分士兵才撤离防线。②而一部分来不及突围的藏军,则与敌人徒手搏斗,未及撤出的藏军,从悬崖上纵身跳下殉国。“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每每念此思此,都不禁热泪盈眶。 


英勇抗英的西藏勇士(四川民族学院郭重曦绘)

  江孜失陷后,由于种种原因,西藏军民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被迫中止,但零星战斗仍时有发生。十三世达赖喇嘛见英国人逼近拉萨,不愿与敌酋周旋,星夜出走内地。英军于8月3日占领了拉萨,但是日子很不好过,难以购买粮食、货物,还经常遭到袭击。至今,西藏还传颂着一位僧人奋不顾身,只身闯入敌营,刺杀英国军官的故事。 

  西藏各阶层僧俗百姓的继续反抗,时刻威胁着入侵的英军。加上拉萨附近大雪封山,给养断绝,因此英军不得不确定9月15日为撤出拉萨的最后期限。英军首领荣赫鹏曾直白地说道:“余在拉萨只许居留一月半乃至两月,冬令前即须言旋。余既受此束缚,乃不得不加速进行条约之谈判,而外表则仍行所无事,似有充分闲暇者。要之,余此时内慌怯而外镇定”。又说:“余因期限短促,殊有进退维谷之慨。”③ 

  1904年9月7日(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在炮口和刺刀下,西藏地方政府中的部分官员和三大寺的代表被迫在布达拉宫与英国人签订了不平等的《拉萨条约》。《拉萨条约》未经清中央政府的批准,是一个以武力强加于西藏地方的非法条约,没有任何法律效力。英印政府清楚这一点,此后一直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强迫清朝政府承认它。 

  1904年西藏第二次抗英战争是西藏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是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总斗争的一部分。这场反击英国武装入侵的正义斗争虽以失败告终,但西藏僧俗民众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强敌的英勇气概,让更多的人懂得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兴衰荣辱、与祖国的存亡继绝是分不开的,也更清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中国西藏网 特约撰稿人/喜饶尼玛) 

  注释: 

  1.[英]埃得蒙·坎德勒著,尹建新、苏平译:《拉萨真面目》[M],第100—101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2.余素:《清季'英国侵略西藏史》[M],第127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 

  3.[英]荣赫鹏、孙熙初译:《英国侵略西藏史》[M],第207、237页,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研究所,1983年。 

(责编: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