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同心公益】罗斌:同心公益平台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6-18 21:58: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科的罗斌主任,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下文简称“同心活动”)已经有十年了,对于这个平台给予自己的,罗斌主任有着自己的看法。

  
图为罗斌主任 受访者供图

  罗斌认为,同心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让长期在北京的医务工作者走更多的路,增长了见识,有了与更多人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自己的所学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十年间,罗斌去过西藏昌都、青海果洛,也去过甘肃甘南、吉林安图等地。每次罗斌和其他志愿者们一样,都会跟当地的干部、卫生机构和群众建立起联系。她希望尽自己所能,利用首都的资源或者同心的资源,尽可能让老百姓少跑路,把当地的医疗资源利用好,在寻医问药或者专业学习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在义诊中所遇到的当地的疑难杂症、特殊的药品和治疗方式等,也会给志愿者们带来一定启迪,开拓思路。

  
图为罗斌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组织的义诊活动 受访者供图

  “我的专业方向是老年病,尤其是失眠、抑郁方向。我国目前逐渐走入老年化社会,老年健康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藏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目前其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0多岁,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老年疾病的相关知识,如血压怎么调,血糖怎么控制,骨关节怎么去调整等等,在这些方面,医生和患者是处在一个共同努力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做健康宣教和义诊,和当地的医生共同为老年人的健康努力,进行一些学习交流和探讨。”罗斌发现,在义诊地区,开在群众身边的社区卫生中心越来越多,医院的床位数也越来越多,明显能感觉到患者对医疗的认识更深入了。

  罗斌认为,同心搭建了一个健康生活的传播平台。不仅让大家把所擅长的医疗知识带给义诊地区的医务工作者,更多的是引导当地群众增强防病意识和健康保健意识,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到一地,罗斌和其他志愿者都按照程序为群众提供各种检查,耐心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及既往病史,制定具体诊治方案。她还会重点向老年人详细讲解饮食起居等方面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相关疑问。同时,也会在为群众发药的过程中,普及通俗易懂的健康常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她说:“公益活动不单要将医疗人员的热情汇聚起来,也会调动义诊当地群众的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我们希望能把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科学的理念带给老百姓。”

  
图为罗斌在寺庙义诊 受访者供图

  在不同地区,罗斌会结合具体情况,对一些中医的治疗方式进行现场教学。“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不只有汤药、饮食调整,还有针灸、推拿按摩等等。有患者头痛、肩颈疼痛,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有绝招,也有妙招,比如针灸。有人说‘我是头疼,但您扎胳膊扎手,头疼居然缓解了’,他觉得很神奇。还有人膝关节疼痛、胳膊抬不起来,跟我们做一套动作,做完之后明显感觉舒适,这些不仅用于治疗,还能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所以他很愿意去练习。”说起群众为什么越来越信任中医,罗斌自信无比。“中医不仅讲究要调形,即纠正患者形态,还要调神、调心。比如失眠,跟焦虑往往混杂一起,伴有情绪低落等状况,我们需要找到患病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虽然可能耗时会多一点,但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患者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就是调心。”

  
图为罗斌在查房 摄影:王茜

  罗斌还认为,同心是一个传递温暖和爱的平台。不管天南地北,她发现各地群众对同心活动的认可度非常高。有很多温暖的瞬间,让她在义诊过程中备受感动,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很有价值。

  初次参加同心活动,来到西藏进行义诊,罗斌就发现了医疗公益活动的意义。“尤其当老百姓对我们的回馈特别热情,对我们的医疗水平也特别认可的时候。”罗斌说,很多偏远地区的群众,基于健康常识所限,身体上出现一些小问题,觉得不值得去跑大医院,但不知道该去哪里了解相关的情况。“所以当志愿者们来了之后,他们很高兴可以来咨询。虽然问题很多,方向性也很复杂,我们尽可能一一做解答。看到很多人的疑问解除后,终于露出或轻松或恍然大悟的表情,并且拉着我们的手说欢迎常来。我们心里头觉得很自豪。”

   义诊活动把温暖送到了群众心坎里,群众也对志愿者们传递着爱和热情。“某一次义诊完毕后,我和其他志愿者需要走路回去。但是还没走出村子,就有村民热情地向我们招手,询问我们是不是义诊的医生?现在要到哪里去?然后开自己的车把我们拉回了驻地。”

  
图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科住院部楼内悬挂的锦旗 摄影:王茜

  回忆起义诊过程中的温馨,有当地干部、学生自发帮忙翻译,有腿脚不灵便的老人热情拉着医生进屋喝水,还有一脸慈祥的老阿妈端来满满一碗奶渣……罗斌说这些点滴小事,却让自己一直记忆犹新。“‘同心·共铸中国心’这个平台非常好,希望以后继续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而我也愿意尽自己所能,为群众的健康、幸福保驾护航。”(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责编: 李雨潼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