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县城出发,
沿着318国道一路行驶,
我们来到了阿沛新村。
临近正午,
在颇具藏式风格的民俗演艺中心,
数位老人,
或三三两两地闲坐聊天,
或悠闲自在地边享受阳光边喝茶。
他们是阿沛村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2001年,
阿沛村因自然灾害实施整村搬迁,
在各方助力下,
阿沛新村建立并快速恢复发展,
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文化村。
当我们问及老人们如今的生活,
他们的笑容,
比话语更先给出坚定的回答。
以前我们小时候上学非常不方便,
现在每家每户都有车,
交通方便得很,
游客过来的也很多,
村民基本上都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村集体经济有三个:
民俗演艺中心、温泉宾馆和温室大棚。
就拿演艺中心的藏式茶馆来说,
2012年8月修建,
2024年进行升级改造,
可以同时容纳300多人。
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特色藏餐,
我们还会承接婚庆和文艺演出。
这里的厨师都是我们的村民,
2024年在这边工作的有34户,
每人分红1.2万余元。
为了提升餐饮服务水平,
还会组织村民参加厨艺培训。
现在周边还要建立一个亲子乐园,
正在规划中。
——群培 工布江达县工布江达镇阿沛新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
我今年91岁了,
年纪大了,
平时也干不了什么活儿,
没事儿就常来这儿喝茶聊天。
现在家里条件都挺好,
孩子们没有任何需要担心的,
生活过得特别舒服,
心态也很好。
——乔措姆 工布江达县工布江达镇阿沛新村村民
我和村里的三四个人负责温泉的管理,
需要打扫卫生、换水、消毒等。
每天最少会有六七十人来这泡温泉,
大概有两三千的收入,
周六日会更多一些。
有时间的话,
我会在家里种地。
平时也喜欢看书、写书法,
生活很充实。
——达瓦次仁 工布江达县工布江达镇阿沛新村温泉负责人
来这边管理温室大棚半年了,
棚里主要种植蓝莓、草莓、车厘子,
去年挂果不错,
订单也不少,
周边的群众也会过来采摘。
希望温室大棚越办越好,
除了收获更多绿色有机产品之外,
也能为孩子们提供上生物实践课的机会。
——高丽平 工布江达县工布江达镇阿沛新村温室大棚工作人员
中国西藏网
策划/吴建颖
记者/边子捷 陈卫国 王茜
设计/周晶 边子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