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会用积木搭起心中向往的天安门,会当家庭‘小翻译’,小手拉大手、学用国通语。孩子们从小就知道,我们新疆的多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彼此相亲相爱永不分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喀什地区巴楚县童梦幼儿园党支部副书记、园长艾米拉古丽・阿不都的深情讲述,如同一帧鲜活的时代剪影,生动勾勒出新疆70载教育事业砥砺前行的壮阔变迁,更映照出党领导下民族地区教育振兴的坚实足迹。
回溯艾米拉古丽・阿不都的从教记忆,早期幼儿园的土坯房园舍、简陋的办学条件,曾让很多孩子错过了早期教育的关键期。而今,这幅图景已彻底焕新:低矮土坯房变身标准化的幼儿园,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新疆农村学龄前儿童全面享受三年免费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让孩子们都能吃上丰富可口的营养餐,专业教师队伍持续壮大,学前保教质量实现更大的飞跃。
教育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硬件与质量的提升上,还在于心灵的交融与情感的共鸣。依托“援疆计划”搭建的跨省交流桥梁,新疆的孩子们得以与千里之外的伙伴共绘画作、共诵经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童声笑语中深深扎根、蓬勃生长。
这份实实在在的变迁,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呈现的宏观图景相契合。白皮书明确指出,新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2024年,新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102.7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对新疆投入1.1万亿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20.39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93.06亿元……一组组数据见证了新疆教育发展水平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见证了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天山南北,见证了各族少年儿童在优质教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奋勇前行。
教育领域的蝶变,正是新疆70年全方位发展的生动缩影。从教育提质到民生改善,从基础设施升级到产业活力迸发,新疆每一幅向上向好的发展图景,都浸润着党的关怀与温暖,凝聚着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汗水。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雄关漫道,云帆再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各族儿女将继续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正如艾米拉古丽园长所言:“我们将继续扎根基层,教育引导孩子们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更是新疆各族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坚定信念。(中国西藏网 文/张艺彤)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