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马尔康市:“三条腿走路” 特色产业促稳定增收
2月17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脚木足乡蒲市口村委会主任阿斯甲谋划着如何扩大藏香猪养殖规模,“村里的合作社今年准备养100多头藏香猪。”
海拔3000多米的蒲市口村曾是脚木足乡的一个贫困村,全村76户319人,有贫困户14户55人。四年前,村里召开村民大会,成立了养羊合作社来带动村民脱贫增收。
敢闯敢干的阿斯甲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介绍说,当时村里干劲很足,投入脱贫资金50多万元,建了600多平方米的圈舍,“还专门重点考察过市场,觉得效益也好,养了161头山羊。”
然而,2017年的一场泥石流冲毁了羊圈,几十头山羊也死了。加上养殖、管理技术不到位,当年合作社亏损10多万元。“作为合作社股东,村民年底没分到红,不仅意见大,脱贫信心也严重受挫。”蒲市口村第一书记杜良涛说。
脱贫最终还得靠产业来拉动。村两委总结教训,让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村民的信心慢慢恢复了,一致同意还是要依托合作社,把产业搞起来。
村里摒弃了原先的“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思路,决定“三条腿走路”,实现稳定增收。一是流转村里的900亩土地,承包给商贩种高原红皮土豆,既稳定收入,又学到种植技术。二是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搞简单的野生菌加工,自采统销。三是治理地灾隐患点,修复原先的羊圈,养藏香猪。
“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了。”杜良涛说,通过崇州援藏工作队牵线搭桥,马尔康市梭磨乡的兴农养殖专业合作社与蒲市口村合作社结对,蒲市口村合作社派人学习技术后养藏香猪,兴农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猪崽,出栏后可保底收购。
首批63头藏香猪,去年12月被成都爱心企业和马尔康机关单位食堂订购一空。“总共卖了16万元,纯利润有近5万元。”阿斯甲说,仅藏香猪一项,合作社就拿出了50%的利润2.4万元给村民分红,户均分红300多元。
“今年不仅要扩大规模,销售方式也要创新。”阿斯甲说,合作社想法很多,准备尝试通过直播藏香猪每天的生长过程,把藏香猪变成“网红”,让客户竞争购买。还要与州外的食品企业加强合作,搞藏香猪肉产品研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阿坝州马尔康市:六大行动助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名城”
近日,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制定了《马尔康市文化事业发展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力争到2020年实现基本建成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体系,这将是该市宣传文化系统建设“生态旅游文化...[详细] -
四川省马尔康市“三种课堂”扩展农牧民夜校教学
为切实解决农牧民夜校集中培训难、培训方式单一等问题,提高农牧民党员群众政策知晓率,马尔康市整合夜校师资力量,办好草地课堂、临时课堂、媒体课堂,扩大了农牧民夜校的教学领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