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村寨村民吃上家门口种的果蔬
“注意控制温度,棚内白天要保持在29℃到25℃之间,晚上要降到15℃。”3月6日晚间,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金珠镇下龙古村室外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村里两座智能温室大棚内,鲜艳的小番茄顺着藤蔓挂满枝头,一派春意盎然。郭鹏仔细叮嘱工人,注意棚温。
郭鹏是这两座大棚的技术负责人。去年4月,村里建成了这两座大棚,请来郭鹏的公司做技术指导,专门种植小番茄、草莓等果蔬。近日,在做好疫情防控举措后,大棚工人已经复工。
下龙古村海拔3700米以上,属于半农半牧区,受自然条件制约,村民一年四季很难吃到新鲜蔬菜。“只能从甘孜州以外调运,价格高,口感也不好。”村第一书记李卫说。
为帮助村民增收,同时改善饮食结构,下龙古村决定在大棚里种植蔬菜和水果。去年是投产第一年,产量还不错,草莓亩产4000公斤,小番茄亩产能达到一万多公斤。
“味道很鲜!”在大棚里打工的拥西顺手摘下一颗,放在嘴里品尝起来。拥西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大棚投产后就来这里务工,负责除草、施肥等,每天收入100多元。
务工之外,还有分红。大棚运营方已经与村里签订了协议,从今年开始,按照投资金额的3%给予村里分红。分红比例是逐年上涨的。
在高原种植蔬菜和水果,难度不小,但也正是因为这种难度,能带来更大的市场机遇。“销量很高,因为稀缺嘛,目前我们的小番茄每斤能卖到15元。”郭鹏说,希望以后能结合旅游旺季,提高销量。
郭鹏的想法与洛绒尼玛不谋而合。这位稻城县稻坝片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告诉记者,决定在下龙古村修建大棚,主要考虑就是跟旅游业结合。“下龙古村距离县城只有5公里左右,交通方便。同时靠近龙古黑海景区,以后可以吸引游客前来采摘。”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忙碌起来的不仅是下龙古村的温室大棚。“统筹推进复工复产、春耕备耕、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稻城县委书记曾关和表示,目前该县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全县经济发展正有序步入正常轨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蔬菜情缘,“受宠”的高原萝卜
杨帆举例,自家的萝卜经农业农村部相关测定,维生素C含量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7%,糖度也属全国前列,是港澳市场上的“宠儿”。“今年7月底至10月底,光萝卜就累计供澳门市场50多吨。”[详细] -
四川甘孜:村上有妙招从此新鲜蔬菜冬天也能随时吃
冬日的中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瓦日乡鲁村村民俄支降泽家的厨房里,高压锅内排骨炖萝卜的香气四溢,锅里翻炒着白菜牛肉。[详细] -
四川省理塘县:给土壤“输液” 让果蔬更纯
“好甜、水分足,口感好,没想到这么高的海拔还有这么好的产品。”8月20日,在四川省理塘县濯桑乡康藏阳光双创中心的果蔬采摘园,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女士边吃草莓边连声赞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