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千年唐蕃古道重镇“澜沧江源第一县”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0-04-17 10:12: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从部落变成村庄,从赶牛进城到开车出省,从烧牛粪取暖到清洁取暖,从全县只有一条砂石路到省道、国道。伫立在千年唐蕃古道的澜沧江源第一县——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几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小的时候,杂多还没有建政,那时候这里分成3个部落,一共有8000多人。我出生的地方叫格吉部落,现在叫闹丛村。”说起杂多县几十年的变化,年过七旬的同共回忆说。

  “杂多”为藏语音译,意为扎曲河(澜沧江)源头,是名副其实的“澜沧江源第一县”。1954年,正式定名为杂多县。

  据同共回忆,那时这里没有楼,没有车。“那时候我们连土房子都没有,都是住在帐篷里。”

  1967年,同共从闹丛村来到县城学技术,赶着牛走了2天才来到杂多县城。进到县城,同共第一次看到砖房——杂多县人民礼堂。同共回忆起,当时杂多县只有一辆吉普车,这辆吉普车就是当时县城的“明星”,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而现如今,记者走在杂多县城的街道上,行驶在路上的,停靠在路边的,放眼望去全都是牧民的私家车。据了解,杂多县注册登记车辆已超过1万辆,成为玉树藏族自治州注册登记车辆最多的县城。

  宽敞明亮的客厅,干净整洁的厨房,优雅精致的藏式家具,现代化的家电……在杂多县易地搬迁的牧人幸福家园小区,记者看到泽吉刚刚装修好的现代化三室一厅套间。

  “以前我们做梦都没想过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有暖气,有热水,有电。”泽吉兴奋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玉树杂多县“十三五”期间共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711户31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两个年度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1.9219亿元人民币。

  记者采访时屋外飘着雪花,但屋内却温暖如春。牧人幸福家园小区采取集中电热供暖,每天供暖10小时,以保证居民家中保持20度恒温,既不用烧煤,又保护了环境。

  除了当地牧民,见证“澜沧江源第一县”历史变迁的还有一些外来做生意的商户。高义国便是其中一员。

  1993年,18岁的高义国和老乡一起从家乡甘肃省天水市王尹乡来到玉树杂多县做生意,从百货商店到如今的药店,店面越来越大,收入越来越好。

  回忆起杂多初印象,高义国笑着说:“那时候来杂多县的路只能容得下一辆汽车通过,县城里时不时断电,就连用水都需要自己去河里挑回来。”不仅缺水缺电,就连买菜都成问题,高义国告诉记者,每个月去省会西宁进货的时候都得采购好1个月的粮食蔬菜。

  “以前买东西的人少,销量也很少,现在老乡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高义国高兴地说。不仅如此,现如今的杂多县,卫生环境变好了,治安变好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杂多县。

  “想当初来这里的时候,真没有我们村好,没想到这几年发展迅速,现在的杂多县,比我自己的家乡都好。”高义国感慨道。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