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畜牧业的“曲麻日传奇”
草原返青后,曲麻日合作社的牛群被放出畜棚,散落在广袤草场上。张海麟 摄
初夏的泽曲草原刚刚返青,远山依稀顶着白雪。
迎着令人窒息的冷风,直到走进曲麻日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多禾茂乡副乡长、联点干部青本加才长舒了一口气。
环顾四周,畜棚、保鲜库、贮草棚、机械库整齐划一,新建的办公房也已完成装潢。草原返青后,合作社2500多头牦牛被放出畜棚,散落在7000余公顷草场上,至此完成了冬春季的饲养,开启了夏秋两季散养模式,因此,合作社院内显得些许冷清。
曲麻日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多禾茂乡唯一一个贫困村,所以这个村的脱贫摘帽对全乡有着深远意义。曾经,草场面积小、过度放牧造成的严重退化,和牧人的固守成规,让世代游牧为生的曲麻日因贫困而闻名草原。直到在泽曲草原风生水起的那场畜牧业“绿色革命”劲风吹进这里的广袤牧野,才掀起了村民们摒弃旧观念,迈向新生活的致富风暴。
在曲麻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贮草棚墙面上,毫无例外地挂着那熟悉的30个红色大字——“以草定畜入股、牲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收益按股分红。”这是“拉格日模式”的核心,也是曲麻日牧民已付诸实现的草原传奇。
那是2017年春日里一个寒冷的清晨,当 749名“股东”一阵阵掌声响起,一张张笑脸绽放,这个已完成7000多公顷草场和2000多头牦牛折股入社的合作社便正式开启了它的使命。“组建合作社,过程很艰难,但效益很明显,从去年底到今年2月底,仅在牦牛奶输出这一块,利润就达到了7万多元,看这情况,到今年底,我们能从合作社收益中多拿出一部分钱,给社员们进行‘双重分红’”谈起合作社效益,青本加踌躇满志。
2017年10月,合作社整合资金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府隆务镇购置了一间542平方米的铺面,靠着铺面租金,他们实现了连续3年分红,每年分红28万元。虽说合作社已完全步入了正轨,但 “股东”们认为还远不到“坐享其成”的时候。为此,他们将畜牧业产业的收益原封不动全额投入到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去年出栏了200多头牦牛,接着又重新引进了300多头良种牦牛。”青本加说道,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改良和发展,才能换来明天的“无忧无虑”。
高效益是目的,良好的草原生态是前提。而无疑,草地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中的草场、牛羊整合入股和统一管理,正是那条既能守住草原生态,又能实现经济效益的科学路子。“大片的草场被解放之后,草场上牧草长势好了很多,灌木丛也慢慢多起来了。”自小放牧牛羊,中年当上兽医,在合作社兽医洛布藏的经验中,牛羊便是草场的“晴雨表”,他说道,草场好与坏,从牛羊的体格就能看出一二,而这几年来,合作社的牦牛体格愈加健壮,品相也越来越好,这离不开畜种改良,更离不开草场生态的持续恢复。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组建,在解放草场的同时,也解放了曲麻日村大量的劳动力。在目前已入社的749人中,负责管理、饲养、挤奶等事务的社员只有18人,他们分成12个小组,实行草场划区轮牧,将合作社经营得风生水起,而解放出来的牧人们,则走出守了一辈子的牧野,各自谋其他营生。他们中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打临工,有的学了驾照开起了出租车,村里的加羊旦增两口子便是其中之一,在将牛羊和草场折股入社后,两口子学了驾照,离开村子到州府隆务镇当起了出租车司机,几年下来,彻底改变了窘困的生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草原上兴起合作社 青海牧民变股东
几年时间,牧民们的思想变了、钱包鼓了、草场美了。如今,上游村已经在这片草原蝶变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庄。这个变化要得益于合作社坚持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道路。[详细] -
青海省拉格日村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蹚出新路子过上好日子
在“拉格日模式”引领下,在援青干部的帮扶下,青南牧区越来越多的牧民走上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详细] -
青海曲麻莱:生态畜牧合作社让牧民“鼓了腰包”
日前,曲麻莱县秋智乡格麻、布甫两村举行2019年精准扶贫项目收益分红大会,近900户 “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场兑现分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