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牦牛:连结青藏两地 助推牦牛产业
图为等待装车的大通牦牛。李江宁 摄
“我们从拉萨来到2000公里以外的大通种牛场购买牦牛,就是冲着大通牦牛的优秀品质来的,是曲水县落实拉萨市牦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重要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副县长罗超文说,“希望通过引进大通牦牛,提高曲水县牦牛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推进拉萨市牦牛养殖规模化发展,实现产业扶贫的目标。”
20日,青海大通牦牛进藏启运仪式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举行,20辆满载大通牦牛的运输车队整装待发,等待着到达它们的“新家”——西藏拉萨曲水。
近年来,青海省努力发挥区域优势和品种优势,调结构、抓品牌,倾力打造“世界牦牛之都”,牦牛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2004年和2019年青海省成功培育了含1/2野牦牛基因的肉乳兼用型品种大通牦牛和肉用型无角品种阿什旦牦牛2个国家级新品种,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上的空白,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牦牛品种结构。
据了解,为复壮和改良西藏地区的牦牛品种,帮助当地牧民脱贫致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政府与大通种牛场签订了580头大通牦牛购销协议,均为1-2岁龄的母牛,将对曲水当地牦牛的改良复壮发挥重要作用。
大通牦牛是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连续执行农业农村部4个五年计划重点项目而培育成功的牦牛新品种。
该品种的培育密切结合了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牦牛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实际,通过利用适度近交、闭锁繁育等技术,培育生产性能高,特别是产肉性能、繁殖性能、抗逆性能远高于家牦牛,体型外貌毛色高度一致、品种性能稳定遗传的含1/2野牦牛基因的肉乳兼用型牦牛优良品种。
大通牦牛是国家级畜禽优良种质资源,2011年被中国农业农村部确定为青藏高原及其毗邻高山地区的主导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大通牦牛改良后裔在推广区已达180余万头,改良后裔在同等饲养条件下,产肉性能可提高20%以上,仅多产犊牛和18月龄活体增重2项指标累计为农牧民新增收益10亿余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快了青海乃至中国牦牛良种化进程,在高原牦牛改良复壮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通种牛场常委书记马进寿表示:“今天,大通牦牛要走进西藏、走进拉萨、走进曲水,成为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与西藏曲水县连接的纽带、友谊的桥梁,希望大通牦牛在曲水县充分发挥高繁、增重、抗病等优势特点,帮助曲水县的牧民群众增产增收,为当地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为牦牛、藏羊办理“身份证”
“截至目前,刚察县已完成12.43万头只牦牛、藏羊耳标佩戴和溯源信息采集上传工作,其中有犊牦牛5.75万头、藏羊羔6.68万只。”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副局长才仁太22日表示。[详细] -
青海藏区:牦牛养殖+青稞种植闯出脱贫致富新路
青海藏区立足自然条件优势,重点发展牦牛和青稞扶贫产业。在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财政补贴、小额信贷贷款、互助金补助等来扶持贫困户发展牦牛养殖和青稞种植产业。[详细] -
青海四大举措助力牦牛产业扶贫发展
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高寒牧区,牦牛堪称“高原之舟”“全能家畜”,青海是牦牛的主产区,存栏约480万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