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逐日”风光好——青豫直流工程配套电源建设工地见闻
午后,烈日炙烤下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乡塔拉滩,羊群在静静地觅食。“大家打起精神,开始吊装叶片!”周海林喊了一嗓子,空旷的草原上顷刻间忙碌起来。
周海林是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切吉风电项目负责人,4月初从湖北探亲回到青海,隔离结束后,他每天都坚守在施工现场,整整两个月没有离开过工地。
“在安全施工前提下,我们必须赶时间、补进度,尽可能提前完成各项基础施工,为项目按期投运赢得时间。”周海林说。
7月8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大唐青海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两名工作人员在光伏电站内巡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是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工程(以下简称青豫直流工程)配套电源项目,受新冠疫情影响,建设初期出现设备供应短缺、招工难等问题,导致工期十分紧张。
“为确保塔拉滩38台风力发电机如期投运,我们举全公司之力,积极协调设备制造厂商与供应商,在风机设备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实现了设备供应同步于工程现场进度。”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大斌说,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将同步进行电气安装与调试,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实现青藏高原作业方式与项目建设管理实践的新突破。
30多公里外,同一片草原。时至傍晚8点,吊车轰鸣、施工车辆往来穿梭,仍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夏季是高原施工的黄金季节,我们要将失去的时间赶回来。”国家电投130万千瓦风电项目吊装施工负责人赵晓兵告诉记者,现在工地上早上6点开工,晚上9点才下班,工人们午饭也都在工地上吃。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风电工程建设部经理张峰华介绍,风机尤其是叶片的吊装对天气条件的要求较高,为了防止“窝工”,按照“没有风的时候吊装叶片,起风的时候吊装塔筒”的统筹调剂方式,施工设备和人员始终在满负荷运转。截至7月底,13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基础浇筑已全部完成。
以服务光伏发电为主、打捆外送青海清洁能源的青豫直流工程,是我国首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建设的特高压通道工程,今年底整体投运后,通过该通道,青海每年将向河南省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
这是黄河水电13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现场一角(6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骆晓飞摄
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小平介绍,为了给青豫直流工程提供稳定电源,今年,青海省为该工程共配置新能源配套电源500万千瓦。其中,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着13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2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2月初以来,通过采取对返岗复工人员补贴交通费、租用酒店进行岗前隔离观察等措施,这两个项目3月中旬就实现了全面复工。
“采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工作面以及各个工序交叉作业方式,进入4月以来,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一直保持在8000人左右。”青海黄河新能源工程建设分公司工程项目中心主任宋山茂说,目前,330千伏变电站已经具备投运条件,光伏电站建设的进度也已基本赶上,预计9月底可如期并网发电。
在配套电源紧锣密鼓赶工期的同时,青豫直流工程建设也跑出了“加速度”:5月14日,青海段线路工程贯通;5月31日,线路工程全线贯通;7月15日,青豫直流工程启动送电。
7月8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大唐青海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两名工作人员在光伏电站内巡检。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提供的信息显示,青豫直流工程总投资约223亿元,配套电网投资达121亿元,同时拉动配套电源投资超过1000亿元,整体带动就业近2万人。
青海省是我国新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理论风能可开发量超过7500万千瓦,太阳能可开发量更是超过30亿千瓦,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着力于能源结构转型,全面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新能源已成为该省第一大电源。
据介绍,青豫直流工程投运后,青海省清洁能源直送中原,每年可减少河南省内烟尘排放1.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9.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2960万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高原藏区电力线路建设者:高寒缺氧、扎刺挂彩是常事
近日,随着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甘肃段全线贯通,作为该条线路的设计者之一的相生荣,看着矗立在高原山巅的铁塔,心里平静而又充满自豪,觉得苦一点累一点都是值得的。[详细] -
青海至河南特高压工程28台核心设备有序运输 单件车货总重超400吨
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海南换流站核心设备28台变压器正有序运输。单件变压器车货总重超400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