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北京为青海玉树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发布时间:2020-08-20 15:22:00来源: 新京报


8月12日,玉树州人民医院,第四批北京援青医疗专家苏建伟给影像中心的医务人员培训。李凯祥 摄

  医疗是民生之需。

  自2010年1月北京对口支援玉树,十年来,北京援青团队在医疗帮扶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

  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党委委员、玉树州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晨表示,北京援青团队通过院长挂帅、专家助阵、组团式医疗帮扶的方式,正在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原医疗队。

  玉树州人民医院便是北京对口玉树医疗帮扶的重点项目之一。现在,玉树州人民医院不仅满足了玉树当地藏族民众的就医需求,更吸引了来自果洛州以及四川和西藏等毗邻地区的广大患者。

  跨越50载的医疗帮扶

  北京医疗援建玉树源远流长。

  1971年,北京鼓楼医院响应国家支援边远地区的号召,进驻玉树州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为该院医疗技术的提高和传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2010年1月,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涉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确定北京对口支援玉树。

  2011年,为推进北京-玉树两地帮扶向纵深发展、加快“大美青海,健康玉树”建设步伐,再次派遣援青干部到玉树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据介绍,从2016年8月的第三批援青团队开始,北京专门派出由1名州人民医院挂职院长、1名州卫健委挂职副主任和5名医生组成的援青医疗队,正式开始了组团式医疗帮扶的历程。

  “至今已有四批北京援青医疗队先后来到玉树进行医疗帮扶。”第四批北京援青医疗队领队、玉树州人民医院院长郭勇说。

  2018年8月29日,玉树州人民医院通过三级乙等医院现场评审,成为该州首家三级综合医院。这背后离不开几代北京援青医疗团队的努力。

  目前,玉树州人均期望寿命较2010年提高了6岁;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覆盖率达100%;玉树州90%以上的县、乡医院,97%以上的村卫生室都能提供藏医药服务;实施孕产妇免费住院政策,住院分娩率提高至98%;玉树州医疗服务人员总数从2010年的989人增长到2019年的2059人,注册执业(助理)医师数增长了88.4%,注册护士数增长88.6%。

  “玉树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玉树州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白明说。

  NICU成立后迎来“生死大考”

  郭勇介绍,在北京的组团式医疗帮扶下,2017年3月9日,玉树州人民医院组建了玉树州第一个危重症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NICU),属涉藏地区州级医院里首创。

  随后,北京市对口支援玉树的“解除一婴致残全家返贫”项目投入项目资金320万元,对NICU进行扩建,新生儿保温箱增加到25个,相对缓解了重症新生儿床位紧张的困境。

  建成后的第13天,危重症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就迎来了第一场“生死大考”。

  2017年3月22日凌晨1时许,玉树州人民医院儿科接诊了三胞早产低体重儿。来院时三位患儿体重最轻的1千克,最重的1.1千克,且均同时伴窒息、新生儿肺发育不全、缺氧缺血性脑病和低血糖等问题,各项生命指标均属高危,生命体征极弱、命悬一线。

  儿科重症监护室立即启动抢救应急措施,并组织医疗护理小组进行一对一紧急救治。经过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1个月零2天的治疗和护理,2017年4月24日上午,三胞胎早产儿兄弟达到出院标准,顺利出院。

  “三胞胎的成功救治,创造了早产极低体重儿三胞胎存活的历史。”郭勇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玉树州人民医院NICU已成功救治1268名危重症新生儿,0至1岁住院新生儿死亡率亦从2016年的12.9%下降至2019年的1.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10年的70.89%提高到目前的99.11%,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原医疗队

  马晨表示,北京援青团队通过院长挂帅、专家助阵、组团式医疗帮扶的方式,正在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原医疗队。

  他介绍,通过实施并巩固“院长+团队+改革”的医疗援青模式,玉树州人民医院先后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骨关节诊疗中心、包虫病诊疗基地、危重症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等14个新学科,开设了6个新病区,开展了168项新技术、新业务。

  马晨介绍,在改革中,玉树州人民医院利用北京专家的专业技术特长,实施“手拉手”“结对子”“传帮带”计划,打造出一支梯队合理、技术精湛、人员稳定的医疗人才队伍。“目前,已累计培养各类业务骨干132人。”

  在组团援建州人民医院的同时,北京对口支援还累计投入资金1.79亿元,积极实施囊谦县、曲麻莱县医疗设备购置、藏医院药剂用房建设等20个医疗帮扶项目,推进玉树州乙肝、结核、包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

  “如今,北京对口支援玉树医疗卫生工作已由单一的医疗领域逐步扩大到疾病控制、妇幼卫生、精神卫生等诸多领域,在提高玉树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玉树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马晨说。


8月12日,玉树州人民医院,王宏伟(左一)在查房中询问病人病情。

  ■对话

  援青医生王宏伟:希望把我的技术留在这里

  王宏伟是第四批北京援青医疗队的成员,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现在玉树州人民医院担任内二科副主任。

  据了解,第四批北京援青医疗队共有五名医生,支援工作为期一年,8月底将要返京。

  新京报:你在医院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王宏伟:我在玉树州人民医院的内二科挂职副主任。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老百姓看病。我是一名中医,主要是给患者开中药或者扎针灸。

  此外日常带年轻大夫查房,他们有什么疑难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藏语,这样方便跟我的患者直接交流。

  再就是带教,主要针对医院的年轻大夫带教。目前医院里很多的大夫都比较年轻,基础相对薄弱一些,所以带教这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京报:这一年的工作有什么收获?

  王宏伟:我记得最开始的时候,给患者看完病后,我告诉他扎针灸的效果会很好,但很多患者非常抗拒,能接受针灸的不多。没想到后来越来越多人来找我扎针灸,甚至有患者来医院找我,什么病都还没看,就直接说“我要扎针灸”。

  看到这样的变化我非常欣慰,因为这就是当地老百姓对我的认可与肯定,这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

  新京报:有什么让你印象最深的事?

  王宏伟:今年3月份,急诊来了一个本地的中年妇女,她一直攥着一只手,说疼得不行,感觉里面有虫子在爬。

  当时很多大夫都在,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到有一个穴位叫“百虫窝”,就说试试吧。针灸后患者说疼痛缓解了一些,但把针拔了之后又开始疼。

  后来我看到有个米粒大小的鼓包,而且在移动,我就拿针围刺它,弄了快三个小时,最后这个患者终于说不疼了。

  其实我们最后也不太清楚这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有一名西宁的儿科专家说,这种症状很有可能是“蝇蛆病”。

  在玉树,很多患者的病都不是我们内地常见的,而且很多病的发展阶段也都不太一样,这为我们的治疗工作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新京报:即将结束援青工作,有何感想?

  王宏伟:过去的一年,我倾注心血最多的就是带教,希望把自己懂的知识传授给这里的医生。

  我们一直说要“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原医疗队”,虽然我即将离开这里,但我希望把我的技术留在这里,把这里的医生教会,让他们来继续为当地的老百姓造福。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