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德吉村:从荒沙滩到“小三亚”
中国西藏网讯 曾经,这里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荒沙滩,如今,这里是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里就是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的德吉村。
德吉村是尖扎县2017年建成的易地扶贫搬迁村之一。走进这个静静依偎在黄河臂弯里的村庄,近处是一排排整齐的藏式院落,远处山峦叠翠、水光云影。 黄河从村前流过,收起了奔腾的气势,变得平静和缓,在蓝天和阳光的映照下婉如绿宝石。
图为德吉村村居 摄影:张敏
图为德吉村黄河岸边美景 摄影:李巧娟
图为德吉村黄河岸边美景 摄影:李巧娟
曾经“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面对如此秀美的风景,谁能想到,数年前这里还是一处不知名的荒沙滩。
尖扎县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境内山大沟深、地质结构脆弱,常年有洪水、雪灾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等原因,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极其困难。“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尖扎滩等乡镇的30个村、251户农牧民,居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深处,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他们住的多是破败的土坯房、走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喝的是蚊虫覆盖的窖水……他们依山而耕、依山而牧,主要靠天吃饭,年人均收入不足3700元。这里原本就不适宜居住,加上近年草场发生退化,贫困户很难在原地实现脱贫。
图为搬迁前农牧民在山间的聚居村落 图片由尖扎县扶贫开发局提供
图为搬迁前农牧民的危旧房 图片由尖扎县扶贫开发局提供
“搬出大山天地宽”
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尖扎县将这251户946名贫困群众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安置新区选在了黄河岸畔的一处荒沙滩,这里气候舒适,海拔1900多米;交通便利,距离省会西宁市约120公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安置新区被命名为德吉村,“德吉”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饱含着对搬迁群众日后幸福生活的祝福。
2016年,搬迁项目开工建设,2017年项目全部建设完成,搬迁群众全部入住独具民族风格的藏式住宅,村内还配套建设了水、电、路、网以及幼儿园、小学和村级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图为搬迁新居配套的自来水 图片由尖扎县扶贫开发局提供
“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搬迁群众住上了好房子,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过上好日子。
尖扎县充分利用德吉村黄河沿岸的秀丽风光,建露天沙滩、水上游乐码头、农家乐、美食广场等,逐步打造出“品地方美食,住藏式民宅,游黄河风光”的旅游发展模式。
这下,村民们可忙坏了,有的开办了农家乐,有的在美食广场经营土烧馍、酸奶、糌粑、酿皮等当地特色饮食。德吉村从一个不知名的荒沙滩,华丽转身成为青海省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被游客称为青海“小三亚”。
图为德吉村露天沙滩 摄影:李巧娟
图为孩子们在德吉村露天沙滩玩耍 摄影:李巧娟
图为德吉村一户农家乐内景 摄影:张敏
德吉村慢慢“火了”。
很多游客从朋友圈、抖音等平台看到德吉村的消息,慕名前来。为了实现每家每户都有一人稳定就业的目标,德吉村先后开发了景区管理人员、生态公益性岗位、设施维护员等就业岗位,直接解决就业352人,占全村劳动力的70%,使贫困群众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有参与感、在物质经济上有获得感。
2019年,德吉村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车辆5.2万辆,旅游综合收入740万元,群众分红80余万元,搬迁群众靠山靠水靠旅游捧上了“金饭碗”。加上村里的苗木、藏茶种植合作社收入以及光伏发电收入,2019年,德吉村年人均收入从搬迁前的不足3700元增长至9800元。
“从无到有,从有到兴。”——这里曾经是黄河岸边一块贫瘠的土地,这里的人曾经是山间饱受贫困之苦的农牧民,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帮助下,他们从山区成功搬至岸边,并共同建设起一个幸福的村庄。德吉村是黄南州乃至青海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典范。正如“德吉村”所包含的寓意,德吉村的群众将会越来越幸福。(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巧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德吉”的“幸福密码”:从“水比油贵”到“山水画中游”
从贫困户到富裕户,从“吃水难”到住进碧水、丹山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德吉村人乐开了花。村口墙上贴着的搬迁前后家庭条件对比照片,常令人忆苦思甜。[详细] -
青海省德吉村:黄河岸边的美丽嬗变
2020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了第二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德吉村名列其中,成为当地的旅游名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