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河岸畔:藏香猪引出致富路 乡村游带来好生活
图为夏季“美地花田农场”。 杜海涛 摄
家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河西镇瓦家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德锋是一位独居老人,年关将至,徐德锋刚刚拿到今年养藏香猪的3000元收益。
藏香猪,又名“人参猪”和“蕨麻猪”,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细嫩的肉质著称,颇受市场青睐。藏香猪还是我国唯一的放牧型猪种生长在海拔3000至4000米的高原地带,生长周期慢,成年猪平均体重不足50公斤,市场价可达到每斤70至90元左右。
拿国家补助度日的徐德锋,每个月只有350元的低保金,冬天800元的烤火费。直到2年前,兴业银行西宁分行向团结村、瓦家村10户贫困户每户发放了2万元专项扶贫免息贷款,用于特色藏香猪养殖项目,将金融扶贫落到实处,帮助农户脱贫、脱困,徐德锋便是其中一户。
图为藏香猪。祁增蓓 摄
免息贷款和特色藏香猪养殖项目同时解决了像徐德锋一样的贫困户面临的“资金困难和不知道该干什么”的两大难题,徐德锋直言:“我也没想到银行贷款还能免息,相当于每年都能净赚3000元。”
通过金融精准扶贫,小小的藏香猪“拱出”一条致富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猪”,徐德锋一遍遍数着手里的钱,高兴地说:“目前每斤藏香猪肉能卖到1公斤100多元,是普通猪肉零售价的2倍多。”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谷地,境内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素有“高原小江南”、“梨都之乡”和青海省会西宁市“后花园”之美誉。伴随贵德明清古建筑群的发现和“天下黄河贵德清”,贵德县被更多的人熟知。
距离贵德县20余公里的河西镇团结村,全村57户,213人,山大沟深,交通闭塞,经济基础差,村民收入来源单一。2015年,团结村“两委”班子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青海三兄弟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美地花田产业扶贫示范园区项目,采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等多种形式精准扶贫。
2017年,贵德县统筹团结村等8个邻近村的2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资金,与青海三兄弟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美地花田农场”。
青海三兄弟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海涛介绍,“美地花田农场”集花田观光、休闲度假、青少年研学旅行、户外探险、原生态畜禽产品生产销售为一体,每年都会创造5000余个工作岗位,让贫困民众在家门口就有一份收入。
村民兰措卓玛是团结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农场的务工人员,负责除草、修剪花枝等工作,“在这儿干活离家近,一年下来工资能有2万元。”
过去3年多来,“美地花田农场”向周边地区提供的各类就业用工量累计上万个,发放工资270多万元,与贫困户分红43.5万元,每年向村民支付土地租赁费32.5万元。
杜海涛感叹:“旅游旺季,满天星、天人菊等花卉开满农场,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出行条件都因为乡村旅游得到了改善,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省同德县班多村:“跑”出来的幸福村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县城西北40公里外,坐落着一个“崭新”的村庄,它的“新”不仅是近年来村子面貌的焕然一新,更是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详细] -
青海高原特色民俗村:用新面貌迎接新生活
“在易地搬迁之前,我们全家的收入来源依靠我一个人放牛,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现在我个人的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村民项青达杰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