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喜看青海果洛草原沧桑巨变

发布时间:2020-12-23 10:01:00来源: 青海日报


易地搬迁改善牧民居住条件。李兴发 摄

  在巍巍的阿尼玛卿雪山下,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各族儿女经过五年的脱贫攻坚,全州6个贫困县7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7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到2019年底贫困人口全面“清零”。

  时下已是隆冬,再次行走在广袤的果洛草原,在满目新颜中,你能够品味出成功脱贫后的幸福,以及奔向小康生活的美好。这种草原牧民的幸福与美好感,来自果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生态畜牧业的举措;100%大病救治、90%以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的医疗保障成效;摒弃旧观念崇尚教育,用知识改变命运,实现永久脱贫奔小康的思路……

  如今,果洛州8700多户易地搬迁群众不仅住房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通过产业发展、转移就业、综合保障,逐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底的5465元提高到2019年底的9143元,年均增长13.73%,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的变化。

  “小康路”修到牧民的心坎里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藏服、藏式帐篷以及酸奶、糌粑等副食品,产品销售网已经从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省区,延伸到了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糌粑销售网覆盖了全国所有的涉藏地区。”已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创业成功的华旦尖措,2018年又在果洛州玛沁县创办了卓美央商贸有限公司,成功吸纳了当地3个乡镇60多户贫困户入企。

  华旦尖措之所以放心来果洛投资发展,所看重的除了对扶贫项目的扶持外,最主要的就是交通网的便利,按华旦尖措的话说:“只要有便利的交通,我们就能走出去。”

  如今,果洛地区已经实现了高速公路网,除了域内六县全部互连、周边三省七个州出口互通的“二纵三横四连一通”的高速公路网体系得以完善外,160多个行政村也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域农村路网体系得以形成。此外,2016年果洛机场的建成投运,让果洛拥有了西宁、拉萨、成都三条航线。地空一体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使果洛拥有了2小时县乡间通达、4小时州县间通达、6小时州与州通达、8小时远域省市通达的交通经济圈,搭建起了从贫穷到脱贫再到小康的金纽带。

  但光修外通的路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修通思想的路,一条科学谋划的脱贫之路。

  在脱贫攻坚的这五年,果洛州摸索出了一套“盘”点闲置家底、“撬”动项目资金、“培”育能人发挥带动作用等符合当地实际的村集体“破零”途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带动着全州188个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据粗略统计,该州村集体经济受益资金近600万元,参与精准扶贫的市场主体多达160多个产业,涵盖特色种养、农畜产品加工、旅游、电商、光伏等领域,确保了果洛2019年底整体脱贫。

  无论是交通这条路,还是科学谋划的脱贫之路,两条路的始发点是“贫困”,而终点都交汇在了“小康”这一目标点。


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李兴发 摄

  教育扶贫扶到“根上”

  在果洛州甘德县柯曲镇柯曲社区,今年51岁的久美老人是8个孩子的爷爷。在外屋久美老人为孩子们制作了一个书架,从大孙女大学用过的书到六个外孙的小学教材,五层书架均摆得满满当当,他说:“每个孩子用过的书都存在这里,老大看完老二看,一直传下去。”孩子必须去读书,没钱借也得送孩子上学校。是久美给家里定的家规。

  拥有多年驾龄的久美2009年被单位辞退,和他一起被辞退的3个临时工都有共同点:不识字。久美决定一定要让孙子辈上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不走自己的老路。

  久美老人教育思想的转变并非是个例。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接纳来自果洛各县易地搬迁户的孩子,三年级二班班主任万春香在家长会上做过调查:全班95%以上的家长是自愿送孩子上学的,其中40%多的家长注重教学质量。

  万春香说:“以前,学校是求着家长送孩子上学,而家长帮孩子逃学,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更夸张的是家境稍微好的家庭,以开工钱、允许在自家草场放牧等形式,雇别人家的孩子替自己孩子上学。”

  从2016年起,果洛开始实行15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孩子从4岁起就可以送入当地寄宿制学校生活和学习,直至高中毕业,一路全部免费,这一项政策每年惠及全州3万多名孩子,牧民减轻了教育资金经济投入,更多孩子得以通过知识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改变了家庭的面貌。

  嘎姆是果洛州2015级航空班的学生,在2018年果洛班藏族乘务员专场招聘会上,她和同班的19名同学一起签约成为了空姐,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梦想。

  如今,全州470多名果洛籍学生在上海各院校接受学前教育、建筑施工、航空服务等专业教育;3500多名学生在果洛5所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是的,越来越多的牧民认识到了这样一个观念:“让孩子走入大学,让家庭摆脱贫困。”


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李兴发 摄

  医疗保障为生命护航

  “一病回到解放前”的现象,曾几何时笼罩在果洛这片雪域草原上,但如今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了。

  2015年拉毛杰被确诊为尿毒症,母亲变卖家产,借完了所有亲戚乡亲的钱。一个原本还算富裕的家庭,就此一病回到了过去受穷的日子。2016年经过入户调查后,拉毛杰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此,我家儿子的医疗费用大大减轻了啦。”拉毛杰在成都华西医院做了换肾手术,其间所有的住院费、治疗费报销比例达到了90%以上,当时正上大学的他不仅享受到了大病医疗保险救助,而且还得到了民政生活补助、贫困大学生补助等一系列扶贫政策补助的支持,让他在人生的最低谷,重燃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5年来,果洛州大病救治4105人,集中救治率100%;贫困人口12922户,全部签约家庭医生;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医疗费用报销额度在90%以上……果洛州卫健委主任韩尚丽说,牧民病得起治不起、有病没处治这些现象已成为过去,现在要做的就是“医得好”。

  “去年8月份,班玛县人民医院完成了一次远程会诊,通过网络接通了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专家,视频连线专家对病情进行了诊断,在县级医院就能救治完成。如今,牧民看病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韩尚丽所说的远程会诊,在果洛所有公立医院已经实现了100%的覆盖率,远程医疗服务已是常态化。

  2019年果洛州实现了“医、防、康、护、养”综合型州县乡村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了“一云一网一平台”医疗信息化体系,每千人拥有床位0.87张、卫技人员1.8人。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