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雪山下养出“转场鸡”

发布时间:2021-04-23 11:24:00来源: 新华社

  “牧民都叫它们‘转场鸡’,这可是全村的宝贝。”饲养员热者卜将一把青稞和燕麦混合的饲料撒在草地上,一群体型小、毛色杂的藏鸡奔跑过来啄食,发出“咕咕咕”的叫声。

  4月13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曲哇加萨村阿尼改托养殖基地,饲养员热者卜在给藏鸡喂食。新华社记者 张曼怡 摄

  热者卜是曲哇加萨村阿尼改托养殖基地的一名工人。这位过去靠放牧生活了20多年的牧民没有想到,草原上除了养牛羊还能养藏鸡,藏鸡也跟牛羊一样“转场轮牧”,鸡肉价格超过牦牛肉,鸡蛋供不应求。

  远处雪山皑皑,近处黄河水流淌,曲哇加萨村就坐落在海拔3700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河谷草原。为打破以往单一的产业模式,利用好依山傍水、气候冷凉等条件,玛沁县、拉加镇两级党委政府引来藏鸡养殖产业,帮助村民们走不一样的致富路。

  4月13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曲哇加萨村阿尼改托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将藏鸡蛋装入盒中。新华社记者 张曼怡 摄

  “草场都不够牦牛吃,还养鸡?这么小的个头能产几斤肉?一只母鸡年产蛋四五十个也太少了吧?”热者卜说,一开始,他和村民们一样内心充满疑问,跟着县里请来的技术人员边调研边学习,才知道其中奥妙。

  “一只1.5公斤左右的普通藏鸡能卖300元,一枚乒乓球大小的鸡蛋能卖5元钱。”曲哇加萨村党支部书记多布旦说,散养藏鸡在奔跑中消耗大量油脂,鸡肉低脂肪高蛋白;鸡蛋蛋黄多蛋清少,氨基酸含量高;甚至鸡骨头也因钙磷含量高而成为清炖滋补的佳品。

  4月13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曲哇加萨村阿尼改托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在展示藏鸡蛋。新华社记者 张曼怡 摄

  市场效益好,生态效益更优。阿尼改托养殖基地的另一位村民君丹说,过去只知道多养牦牛,草场来不及休养,牦牛出栏周期越来越长。现在养鸡每月工资3000多元,家里的牦牛数量减了一半,草场恢复很快。养鸡的村民们让藏鸡像牛羊转场一样“轮牧”,再加上冬春季补饲,藏鸡产肉产蛋能力更稳定。

  这是4月13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曲哇加萨村阿尼改托养殖基地拍摄的在吃饲料的藏鸡。新华社记者 张曼怡 摄

  经过一年多探索,在这里打工的20余户村民逐渐摆脱了单纯放牧的生产方式。一只只奔跑在山坡上的“转场鸡”,成为村民开创生态致富路的希望。

  多布旦说,基地将扩大规模,让“转场鸡”转出源源不断的好日子。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省久治县科索村:扶贫车间带来增收“红包”

    科索村党支部书记依力窝赛说:“现在,我们的炒面在市场赢得了好口碑,销路也畅通了。我们已有了发展深加工产业链的新打算,有信心带动群众继续增收致富!”[详细]
  • 青海省果洛州江千乡的扶贫“合”字诀

    为了改变当地的传统放牧方式,塔松挨家挨户动员牧民加入合作社。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他走遍全乡四个村庄,对有思想顾虑、不愿加入的牧户,他上门反复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详细]
  • 雪山脚下飞出幸福歌

    在阿尼玛卿雪山脚下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赞根村,蓝天白云掩映下的草原上,幸福和感恩写满藏族群众灿烂的笑脸,融进悠扬的歌声。[详细]
  • 黄河源头的“致富经”

    玛多县结合实际,充分利用上海援建政策和资金,在30个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相继建成藏羊繁育基地,打造生态畜牧业循环产业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