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守护“中国西部高原之肾” 这块湿地在不断升级

发布时间:2021-06-04 10:17:00来源: 四川日报


若尔盖县黄河九曲第一湾。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尹钢摄

  蹲点点位

  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

  历史评价

  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长江、黄河上游,主要由白河和黄河主河道构成,总面积为4094.31公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拥有享誉中外的“黄河九曲第一湾”景观,也是黑颈鹤等珍稀动物的重要繁殖地和栖息地。

  得益于今年丰沛的雨水,5月中旬的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披上了盎然的绿意。行走其间,不时能看到黑颈鹤。它们从位于云南的越冬地迁徙回来,在若尔盖湿地开始新一轮的繁衍。

  “这一切都是保护后的结果,以前湿地萎缩,退化相当严重。”若尔盖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高级工程师熊远清感慨。

  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若尔盖湿地涵养着流经这里的黄河干流,被视为我国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并有着“中国西部高原之肾”的美誉。为保护这块黄河“蓄水池”,2016年8月,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晋身“国家级”。

  探索更有力的湿地保护措施,眼下,一个横跨四川甘肃两省的若尔盖国家公园已在紧锣密鼓创建中。

  保护标准“国家级”

  让高原精灵黑颈鹤放心栖息

  66岁的血多是若尔盖县唐克镇索格藏村牧民。在他的印象中,过去这片湿地牛羊往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光我们家当时就有150头牦牛整天在湿地里啃草。”血多说,那时,全镇所有村家家如此。

  过度放牧让湿地草场面临干涸沙化的危险,而被“黄河九曲第一湾”吸引而来的国内外众多旅游团和自驾游爱好者,则给脆弱的湿地生态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没保护前,来这里的游客可以随便把车开进湿地,留下车辙和垃圾。”若尔盖县黄河九曲第一湾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奎回忆。

  但这片湿地的价值,不仅仅是牧场或景区那么简单。

  黄河干流从四川省白河牧场注入若尔盖县境内,蜿蜒穿越这片广袤湿地后流入甘肃。因此,保护“中国西部高原之肾”,对保护“母亲河”意义重大。

  上世纪90年代,在当时国家林业局、四川省林业厅的支持下,总面积166570.6公顷的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2011年,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获批试点。2012年,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开工建设,全力推进原生湿地保护、湿地植被恢复、本底调查、动植物保护、病虫防治和鼠害治理、污染控制和湿地修复等项目。历时数年,投入2.3亿元,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6年正式授牌。

  如今,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乡土植被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了良好恢复。熊远清说,这几年湿地公园内监测到的黑颈鹤越来越多。这是唯一一种生活在高原环境中的鹤类,非常珍稀。黑颈鹤数量增加,表明湿地环境质量实实在在得到了改善。

  保护力度还在加强——横跨川甘两省的若尔盖国家公园已列入国家规划,正在加快前期规划工作。5月20日至21日,四川省林草局举行创建方案座谈会,细化功能区划范围,探讨创建工作推动进程。


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石碑。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登林 摄

  “三个三分之一”战略

  牧民在保护中真正获益

  按相关要求,公园核心范围内凡与规划相悖的建筑物体和人为景观,必须一律清理至新规划的接待生活区域。最终,该区域内的20余户牧民被安置到规划集中区。血多家就是要搬迁的20余户之一。

  搬了家,牦牛养殖还是要继续进行。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如何解决草场与牛羊养殖数量的平衡问题,让原住牧民们从环境保护中真正获益进而参与其中,成为若尔盖湿地治理的一个重要难题。

  形势倒逼下,若尔盖县探索出了“放牧+补饲+圈养”三结合顺势养殖集成技术。若尔盖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局长张建荣介绍,传统养殖法中25亩草场一年可饲养1头牦牛,“三结合”养殖法用不到10亩草场就能饲养1头牦牛,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养畜的科学化水平。

  放牧要“节流”,牧民收入更要“开源”。

  依托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自然资源,2014年,“黄河九曲第一湾”成功创建4A景区。“近年,景区游客数量和收入增长迅速,即使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景区也接待游客17.91万人次,收入1513.35万元,吸纳本地就业350人。”李奎说,今年,随着国内疫情向好,景区游客持续增长。

  若尔盖县按照“一村一品”思路,把景区周边村落作为景区休闲观光和民宿文化体验承接区,因地制宜开发了一大批游牧文化、观光农业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更锚定“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定位,提出建设最美高原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一批生态产业。

  现在,血多对3个孙子有着新期望:“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将来去景区工作,吃上旅游饭。”

  若尔盖县委常委赵顺勇介绍,该县近年逐步形成了“三个三分之一”战略部署:一是通过子女读书、教育,让保护区原住民三分之一从事其他行业;二是依靠扶贫政策和发展旅游业,让保护区原住民三分之一转变为草原生态保护者;三是通过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让三分之一原住民实现产业升级。


若尔盖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局长张建荣(右)与牧民交流。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登林 摄

  发展故事

  放牧+补饲+圈养“三结合”为湿地草场“减负”

  5月16日早上8时许,若尔盖县唐克镇索格藏村牧民蒲瓦甲走进牦牛圈舍,给新购的21头牦牛喂料。早上不将牛群赶入附近的草场,反而关在圈里喂饲料,下午才放到草场上吃草,这是若尔盖县给湿地草场“减负”的办法。

  2014年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四川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有牧民3811户、22708人,饲养的草食牲畜达613425头,超载79.56%。其实,牲畜超载放牧现象在整个若尔盖县很常见。2018年,阿坝州牧区五县草原载畜量情况统计表显示,若尔盖县当年理论载畜量为159.42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189.84万羊单位,超载率19.08%。

  为解决湿地草场牲畜超载问题,在当地牧民和企业多年尝试的基础上,2019年,若尔盖县正式在全县推广“三结合”顺势养殖集成技术,即“放牧(散养)+补饲+圈养”三结合。

  “‘三结合’的精髓在于补饲这一环节,饲料部分替代草料,不但减轻了草场的压力,而且让牦牛生长期缩短近一半,成本大幅降低,肉质由粗糙变细嫩。”若尔盖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局长张建荣称,过去自然放牧一头成年牦牛一年需要草场20亩左右,补饲后,仅需 8亩草场且饲养期变短。粗略估计,一头牦牛出生到出栏平均消耗的草场面积由过去的120亩变成现在的28亩。

  截至2020年,若尔盖县投入各级资金1420万元,推广“三结合”顺势养殖集成技术示范户142户。今年4月,蒲瓦甲和朋友东勇共同出资收购21头3年龄的牦牛,“用这种放牧方式,每头牦牛每天可以增重0.9公斤,只用补饲6个月就可以出栏。”

  张建荣表示,除了“三结合”,该县还将通过全面落实天然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加大人工种草力度,逐步实现草畜动态平衡,进一步减轻湿地草场压力。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