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到长江”,上海音乐学院联合青海果洛州打造主题音乐会
7月3日,“手牵手·心连心——《从黄河到长江》主题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学院歌剧院公益首演,接下来将赴西宁、果洛、北京等地开启全国公益巡演。这是上海音乐学院党委,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州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援青办在建党百年之际共同打造的文化润边项目,意在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和黄河文化。
当晚,原创钢琴与民族器乐组曲《黄河源》拉开音乐会序幕,果洛州民族歌舞团“阿尼玛卿组合”首次亮相,以中西合璧、民族器乐与原生态人声的特色组合,将钢琴和古老神秘的藏族乐器巧妙融合,用天籁之音完美演绎从黄河源头到长江入波澜壮阔的历程。
音乐会分为“源”“远”“流”“长”四个篇章。记者了解到,“阿尼玛卿组合”是果洛州第一支特色室内乐团,2021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专家团队指导下组建。
上音专家介绍,组合成员每一位都具有卓越的艺术素养,曾获各类奖项,还有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原本都是自弹自唱,单兵作战,组建乐队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音乐艺术的大门。
第二篇章“远”,由果洛州民族歌舞团带来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精彩原创民族舞剧《牧人》。第三篇章呈现的原创大型民族音诗《长江颂》是基于2018年原创的《长江颂》钢琴协奏曲,由上音青年教师汤声声、上音作曲指挥系校友陈子安作曲,携手果洛州民族歌舞团二度打造。
最终篇章“长”,由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音教系合唱团和果洛州民族歌舞团联合演出,包括《我们曾经唱过》《美丽的果洛我的家》《唱支山歌给党听》《五十六个祝福》《长江之歌》。
“从黄河到长江,项目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作为青海省引进人才,本场音乐会项目策划、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刘照陆表示:“开展这次主题音乐会全国公益巡演,是发挥文艺引领、思想启迪、寓教于艺术欣赏,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和黄河文化的具体表现,更是挖掘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刘照陆介绍,上海音乐学院专家团队刚抵达果洛时很不适应,海拔4000米的环境下,睡眠极度困难,排练过程中,团队成员插着氧气管坚持创作和编排。他感慨:“当地艺术家的歌唱就像皑皑雪山一样,自然、纯粹,有一种纯真朴实、直抵心灵之美。如果通过一定音乐专业训练,会带来更多惊喜和可能。”
“作为上海与果洛重要的交流交往方式,多年来,两地以文化为媒,交流交往日益深入,格萨尔藏戏展演、非遗展示、民族文艺表演等一系列活动在沪果两地开展,各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果洛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赛措说。
今年是上海对口支援果洛州第11个年头。当天的音乐会开始前,上海音乐学院与果洛藏族自治州正式签约,授权并支持青海果洛州教育局在西北地区开展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考级活动,以西宁果洛中学为基地,让音乐艺术种子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生根发芽。
“未来我们还将结合实际情况在音乐教育、师资培训等方面推进工作,此举将有力推动西北地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侯立玉说。
上海音乐学院历来民族情结深厚。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开设少数民族班,招收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了才旦卓玛、何纪光等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歌唱家。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表示,将持续传承上音优良办学传统,关注少数民族和边缘地区音乐艺术人才培养,进一步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苗子,因材施教开展专业音乐教育。
“新时代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之路,就是要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从继承民族传统和专业特色,上升到坚定文化自信,服务国家战略和提升区域或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来重新构建和全面布局。”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旭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中国首个原创红色题材民族交流交融特色项目在青海果洛启动
由上海音乐学院和青海省果洛州官方共同打造的中国首个原创红色题材民族交流交融特色项目——手牵手·心连心《从黄河到长江》主题音乐会正式启动。[详细] -
上海六旬教师二赴高原 圆孩子“音乐梦”
“再次回到久治,我想在做好藏族学生音乐启蒙工作的同时,组建一支小乐队,未来我想带他们去上海参加音乐节,带他们去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赵兴洲说。[详细]